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为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文明养犬意识,有效化解养犬矛盾、增进邻里情谊,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10月10日下午,宁德福鼎山前街道铁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文明养犬树新风 邻里和谐共守护”主题宣传文明实践活动。(10月13日 文明风)
随着养宠家庭日益增多,宠物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重要伙伴。然而,不文明养宠行为的频频发生,不仅破坏了公共秩序,更时常激化邻里矛盾。推进文明养宠,不仅是养宠人的道德责任,更是涵养社会公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一环,需以细节守护环境、以规则凝聚共识、以协作破解难题,最终实现人与宠物、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文明养宠,始于公共环境的细节守护。公共空间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家园,养宠行为若忽视细节,便会成为环境的负担与邻里的隔阂。宠物粪便滞留草坪、毛发飘散于电梯、未牵绳的宠物惊扰路人……这些看似琐碎的行为,不仅影响公共卫生,更容易引发他人的不适与反感。正如福州高新区诚信公园将诚信文化嵌入自然景观,文明养宠也需让规范行为融入生活场景。厦门部分小区在步道旁增设“宠物粪便箱”,配备免费拾便袋与消毒液,这一细微举措,让养宠不再与环境对立,反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守护行动,使“人与宠物共享美好环境”从愿景走向现实。
文明养宠,立于规则意识的深度涵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宠行为的规范,离不开法规约束与公德意识的双重支撑。部分养宠人忽视规则,不办检疫证明、放任宠物夜间扰民、拒绝清理排泄物等,本质上是对他人权益的漠视。杭州推行“电子养宠登记系统”,方便饲养者在线办理免疫证明、预约行为培训;福州台江区组织专业队伍,不定期摸排辖区犬只情况,进行分级分类风险评估,并指导犬主办理养犬登记、接种疫苗、科学饲养;漳州颁布《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推动养犬管理迈向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唯有当规则内化为每位养宠者的自觉行为,当“依法养宠、文明养宠”成为普遍共识,宠物才能真正成为社区和谐的纽带,而非矛盾的源头。
文明养宠,成于多方协作的合力赋能。养宠问题涉及公共利益,单靠某一方难以根治,需政府、社区与饲养者协同发力。政府需完善配套政策,明确违规处罚标准,合理规划宠物活动空间;社区应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及时调解因养宠引发的邻里纠纷;饲养者更需主动承担责任,养成自律习惯,营造文明养宠的良好氛围。这种“多方共治”模式,既尊重了养宠者的合理需求,也保障了非养宠者的合法权益,让文明养宠从个人行为升级为社区共识。
文明养宠虽事小,却映照着城市文明的温度与社会公德的高度。从环境细节的守护,到规则意识的涵养,再到多方协作的赋能,每一步努力都在为“人与宠物共生”的美好图景添砖加瓦。相信随着更多人主动践行文明养宠,更多社区完善配套举措,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必将浸润城市每个角落,让我们的家园因文明养宠而更加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福州文明网 王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