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10月17日讯 当古老的乡音在童声中响起,文明的种子便已悄然发芽。“大家知道我们身边有一种戏,唱起来像说话一样亲切,听起来像山歌一样动听吗?”一个有趣的问题,瞬间点燃了长泰区武安镇锦溪社区活动室的气氛。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芗剧(歌仔戏)启蒙之旅正式开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基因。
文化为钥,开启传承之门
活动伊始,芗剧老师化身文化向导,为孩子们揭开了芗剧的神秘面纱。“这是我们闽南人的骄傲!”从芗剧“接地气”的闽南语,讲到“有故事”的唱腔——如泣如诉的“哭调”,明快流畅的“七字调”。生动的讲解配上信手拈来的哼唱和身段表演,让孩子们瞬间沉浸其中。
文化赋能,重在“活化”传承。老师不仅讲解知识,更通过互动演示,让古老的戏曲“活”起来。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间,芗剧不再是遥远的名词,而成为可感、可触的家乡瑰宝。
“学说闽南语,是学芗剧的第一步。”为了让孩子们与母语建立情感连接,老师选择了童谣《天乌乌》进行教学。课堂上,老师耐心纠正发音,用温柔的手势引导节奏。当稚嫩而清亮的童声齐声响起“天乌乌,欲落雨”时,一段跨越代际的文化传承,在这一刻变得具体而生动。
文化赋能,妙在“浸润”心灵。这不仅仅是一首歌谣的教学,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乡音的温暖,通过最纯粹的方式,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田。
亲身体验,让非遗“活”起来
最热闹的当属互动体验环节。转手绢、拿扇子、骑马亮相——简单的道具“解锁”了孩子们无限的活力与想象力。教室里,手绢翻飞,扇舞翩翩,“小骑士”们策马扬鞭,欢腾一片。
文化赋能,贵在“亲身”参与。在亲身体验中,芗剧的种子真正地“活”了起来。传统艺术的魅力,不再停留在书本和舞台,而是化作孩子们的笑声和动作,在亲身体验中传承延续。
长泰区创新文明实践模式,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芗剧这类“活态”文化成为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此次锦溪社区以“芗剧”这一文化IP为切入点,正是文化赋能文明实践的生动诠释。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长泰区通过文化赋能,将文明实践的宏大蓝图,转化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的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品,而是可唱在口中、拿在手上、舞动起来的生命律动。
如今,长泰区正以艺术为桥,构筑一个有底蕴、有温度、有活力的社区精神家园。让文化之泉持续流淌,润泽民心,让文明实践在文化的滋养下焕发勃勃生机——这正是长泰区文化赋能文明实践的深层内涵,也是其最动人的魅力所在。(漳州市长泰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张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