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10月15日 中国文明网)
10月15日上午,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直播信号,自新疆阿克苏准时穿透屏幕。非遗弹唱《玛纳斯》的悠扬旋律,拉开了这场温暖盛会的序幕。那些藏在平凡岁月里的坚守与热爱,透过屏幕,在无数清晨时光里熠熠生辉,温暖人心。这场直播以质朴叙事,让“中国好人”的星光在晨光中愈发璀璨耀眼。
直播里,跨越山海的“守护”最是动人。镜头聚焦山东淄博的谢晓莹,这位被孩子们称为“兔姐姐”的公益人,正展示她的“云端课堂”。从云南山区的韵律舞蹈课,到新疆校园的诗词融合课程,她在12万公里的奔波中,点亮了30万乡村孩子的艺术梦想。镜头再移至河南郑州,被寻亲家庭称作“团圆使者”的村干部刘红涛,正翻动着厚厚的寻亲资料册——二十余载春秋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发帖千余条、储存资料照片近万张,成功帮助两百多个离散家庭重聚,累计11600毫升的献血量更见证着他的赤诚。
而亲情与责任的坚守,同样戳中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山东沂源的魏兆申老人,以佝偻的脊背稳稳撑起风雨飘摇的家。他手中那张写满作息的纸条,藏着四十余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女儿的坚持;妻子罹患脑血栓后,他又独自扛起双重照料的重担。将饭捣成糊状悉心喂食的细节,让评论区满是“平凡人的伟大”的感慨。从青丝到白发,他用不离不弃诠释亲情本真。
晨光渐暖,直播落幕,但“中国好人”的故事仍在延续。从云端课堂的灯光到家庭照料的烟火,从高原支教的足迹到民族团结的种子,这些故事都在诉说:好人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在各自领域默默发光的普通人。当更多人因直播心生善意、主动践行善举,向善的力量便在晨光中悄然生长。(鼓楼区委文明办 郑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