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10月14日下午,茉莉大街海丝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银龄集市拉开了2025年福州市“敬老月”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全面展示福州市养老服务新成果。尽管天气炎热,现场老年人的参与热情丝毫不减,处处洋溢着温馨氛围。
数据显示
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下午2时30分,启动仪式在开场舞《放歌新时代》中拉开帷幕。市老年大学学员表演者们精神矍铄的舞姿,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据统计,福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2.19%,标志着福州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现场发布的《福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过去一年,福州老龄事业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超过577.49万和644.69万,长期护理保险惠及近1.2万名失能老人。全市建成了覆盖城乡的3127个养老服务站点,特别是创新打造的595家“长者食堂+学堂”,已成为老人心中暖胃又暖心的幸福保障。全市建成21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35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64.28万老年朋友,改造了104个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四城区既有住宅增设241部电梯,打造5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同时,破获涉老诈骗案件百余起,为老人们追赃挽损超过600万元。
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努力让老有所养的保障网越织越密,让老有所依的健康屏障更加牢固,让老有所安的生活环境更加友好。这一组组数据是我们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的有力见证,更是我们这座城市敬老爱老孝老的生动实践。”
银龄集市
一站式服务暖人心
当天活动中,同步开放的银龄集市成为老人们的高频“打卡地”,现场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
智慧助老区域内,67岁的陈依伯在志愿者指导下操作“孝心通”设备,实现一键呼救或联系家人。“这个‘一键通话’太神奇了!”陈依伯兴奋地说。数字福州集团志愿者为老人办理“敬老卡”年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一幕幕这样的暖心场景在集市上不断上演。
政策宣传区内,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长护险、居家适老化“焕新”补贴等政策咨询;反诈宣传区,民警通过案例分析提升老人防骗意识;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则耐心解答法律疑问。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年友好”从理念转化为实际体验。
集市还设有为老服务区、银发经济区等特色区域。在健康义诊区域前,市第一总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指导;银发经济区的企业推广电动轮椅、血氧仪等适老化产品及居家养老上门、智慧养老等服务。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则开展了应急科普培训。
此外,银龄集市还设置了传统游戏互动问答区。“幸福投壶”等游戏让老人们重拾童趣。通过“集章打卡兑换图鉴”和填写养老服务问卷,老人们有机会获得定制帆布袋、文创风筝等敬老礼品,感受浓浓关爱之情。
共建共享
绘就老年友好新图景
据了解,去年底,福州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通过用地保障、人才奖补、财税支持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还着力培育银发经济,通过医养结合补助、标准化建设等举措,推动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政府是主导,但更需要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福州市正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积极培育壮大养老服务市场,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的银龄集市是一次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展示。我们希望形成长效机制,让敬老爱老不仅停留在‘敬老月’,而是融入日常,成为整座城市的自觉行动。”福州正用创新实践描绘“老年友好型社会”新图景,让“有福之州,幸福老人”的品牌愈加响亮,让每一位老年人都享受到有品质、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傍晚,老人们带着学到的手机使用技巧、防骗知识、健康指南以及一份份满载心意的小礼品满意而归。据悉,本次“敬老月”活动期间,全市将开展“走进幸福”养老机构开放周、“银龄悦读”老年阅读推广周、“乐享九九”重阳节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敬老氛围。(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