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漳州 > 芗城区
芗城:奋楫扬帆谱新篇
//wmf.fjsen.com  2025-10-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西湖生态园全景 郑文典 摄

东南网10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明确提出“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目标任务,为新时代福建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

一年来,漳州市芗城区始终沿着指引的方向,牢记殷切嘱托、心怀感恩、砥砺奋进,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城乡蝶变

绘就宜居新图景

今年9月,承载着几代漳州人乡愁记忆的宝珠园片区正式启动拆迁。这是加快城市更新的必然一步,更是芗城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次有力实践。一年来,芗城区贯彻落实“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重要要求,注重城乡协同融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品质实现加速蝶变。

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功能品质双提升。截至目前,芗城区接续推进5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宝珠园和山美片区征迁,竣工益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扎实推进漳州古城、江滨花园等征迁遗留项目攻坚扫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功能配套持续优化:金塘路二期、漳华路建成通车,新增9家社区食堂,过塘、浦林、北斗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芗城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在广袤乡野,同样跑出“加速度”,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芗城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速晨科蛋鸡等现代农业项目,有序发展食用菌、淡水鱼、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同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升行动,完成裸房整治142栋、改建农村公路36.79公里、开展14个农村幸福院提升项目等,农村环境更加宜居。

创新驱动

澎湃产业新动能

冶金新材料产业是漳州三大战略支柱产业之一,芗城区作为该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汇聚了以三宝集团为龙头的多家骨干企业。走进三宝集团厂区,耐腐蚀热轧卷板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锅炉车间钢花飞溅,整洁的控制室内不时传来操作指令,满载钢材的大型货车正鸣笛启程,驶向各地。

这片繁忙景象的背后,是芗城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定力。一年来,芗城区牢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重要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着眼创新主体培育,芗城区大力推进“智改数转”,1—8月,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4.93亿元;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物联网数字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智能数控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着眼创新平台建设,芗城区持续推进对智能微电网光伏发电中心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培育管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眼创新人才培养,芗城区修订《芗城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认定条件(2025年版)》,围绕重点产业招才引才育才用才,建成全市首个人才主题公园。

优越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引力场”。2024年,芗城区累计签约产业项目71个,总投资144.2亿元;上半年,新签约漳州烟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赛强环保电解除鳞工业等项目58个,总投资额69.48亿元。同时,芗城区做足前期谋划,围绕政策导向,今年来已策划生成项目143个,总投资428.96亿元,其中30个项目已获批超长期国债、其他各类专项资金等12亿元。

改革破冰

激活发展新引擎

《“三链”赋能行政审判、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做法入选省级典型案例,《“芗伴同行”机制探索检察护企新实践》入选省2025年第一批民营经济发展优秀案例……一系列优秀典型案例,是芗城区迈出改革开放的全新步伐。

一年来,芗城区对标“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重要要求,形成新体制、新机制、新优势,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机制活”是各项事业有力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芗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等3家新组建部门挂牌运行、26家涉改部门和镇街完成“三定”方案制定或机构编制事项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区委国资工委和国有企业事务中心;科学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初步构建基本思路框架。

针对民营经济,芗城区健全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一网好办”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2024年,芗城区“营商环境”指数在绩效考评中位居全市第一。

为深化闽台融合,芗城区充分发挥漳州古城“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林语堂纪念馆“省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作用,举办多场活动,促进交流交往;成立全市首个涉台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联络站,为台胞台企创造公平公正法治化营商环境。

文旅交融

绽放千年古城韵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漳州古城着实“火”了一把。据统计,漳州古城推出一系列非遗“活态”展演,累计客流量超191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林语堂文化旅游区沉浸式“民国风情”主题活动引客超6.2万人次,同比增长275.11%;石鼓山文化园升级“梦回盛唐”主题场景,接待游客约4.7万人次。

文旅市场的亮眼表现,正是芗城区深耕文化品牌建设的生动缩影。一年来,芗城区紧紧围绕“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重要要求,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文旅深入融合发展,让闽南文化“活”起来、漳州旅游“火”起来。

聚焦核心IP,擦亮文旅“金名片”。芗城区立足漳州古城、林语堂文化园等特色载体,深挖非遗文化富矿,通过常态化展演让传统技艺“走出深闺”,并着力孵化文创产品与特色IP,为城市文化注入新活力。今年已成功举办2场文旅招商推介会,累计签约文旅项目29个,总投资额达13.22亿元。

完善服务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感”。芗城区围绕“吃住游购娱”全链条,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新增文旅(周末)专线,研发推出蕴含乡愁风味的“语堂家宴”;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一期)、八闽(漳州)不夜城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漳州市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成功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林语堂文化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也已通过专家评审。

推动跨界融合,拓展产业“新边界”。芗城区依托“文旅+”模式,创新消费场景,将旅游与中医药、康养等多元产业创新融合,在漳州古城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元素的特色街区,助力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

牢记嘱托,奋勇争先。一年来,芗城区从高起点出发,坚持高标准要求,锚定“走前头、作示范”的目标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抓产业、强改革、促融合、兴文化,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核心区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再立新功。未来,芗城区还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芗城力量。

记者手记

于实干中笃行 在创新中蝶变

□萧镇平

过去一年,芗城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城乡蝶变、产业升级、改革深化、文旅繁荣的亮眼答卷。

答卷坚持了“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提升。一边是以创新驱动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一边是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内生动力,形成了“双轮驱动”的良好局面。

答卷注重了“城市美”与“乡村兴”协调并进。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乡村振兴画卷的铺展,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让城市功能更完善、乡村环境更宜居。

答卷还实现了“古韵味”与“新活力”交相辉映。漳州古城等文化IP的成功打造,不仅让闽南文化“活”了起来,更通过文旅融合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

这份成绩单,是芗城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成果,也是其勇于“奋勇争先”实干精神的体现。期待芗城区继续扬帆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更多“芗城力量”。

民翔半导体生产车间一角 郑文典 摄

科华无尘生产车间 郑文典 摄

繁忙的晨科蛋鸡生产项目车间郑文典 摄

三宝集团1780项目生产车间一角 郑文典 摄

猜谜乐

芗城全景 杨纪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