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德化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核心阵地,联动各乡镇、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庆国庆迎中秋”主题活动。从非遗展演与文明理念的深度融合,到便民服务与邻里温情的双向奔赴,再到红色精神与传统民俗的碰撞共鸣,一系列活动不仅让群众在欢乐氛围中感受节日魅力,更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为瓷都德化勾勒出“家国同庆、文明和谐”的生动图景。
非遗+文明 传统技艺里传递时代新风
9月26日,“文明有象 瓷都新风”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专场文艺演出在瓷都广场拉开帷幕。活动创新将德化山歌、木偶戏、南音、剪刻纸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八大有礼行动相结合,打造出多个具象化文明场景。杨梅乡与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鹏祥分校携手呈现的“市级双非遗”展演《古礼新风》,以刻纸艺术的细腻与纸狮表演的灵动,还原婚嫁领域移风易俗场景,诠释“古礼新传”的文明内涵;长春木偶剧团的《文明交通》,通过栩栩如生的木偶动作,幽默提醒观众遵守交通规则;南音艺术家们演绎的《雅食歌韵》,以婉转唱腔歌颂“光盘行动”,让传统曲艺与现代文明理念碰撞出别样火花;快板《文明有象 瓷都新风》、魔术《消失的钱袋子》等节目,将“文明出行”“防诈骗”等知识融入艺术表达,让群众在视听盛宴中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养。
此外,鹏祥、浔南等社区联合德化南音协会举办“党群同心聚中秋·邻里欢歌庆国庆”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演绎了《风打梨》《走马》等多首经典南音曲目;官路、东顺、吉祥等社区开展“赏灯猜谜话中秋”主题活动,组织灯笼 DIY 活动……在文化与艺术的双重魅力感染中,传递时代文明新风。
服务+温情 便民举措中筑牢邻里纽带
双节期间,德化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焦群众需求,将便民服务与节日氛围深度融合,让“暖心”成为双节最鲜明的底色。富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月满中秋·情聚邻里”主题活动开展得热闹非凡。活动中,社区联合理事单位设置南音表演、非遗竹编挂件DIY两个环节,居民在邻里互动互助中感受非遗技艺体验的乐趣;此外,免费义剪摊位前,理发师精心为老人修剪发型,“中秋揽月”趣味游戏则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大洋社区联合县供销社、县志愿者协会等,开展“党建引领中秋暖 志愿同行迎国庆”活动。现场设爱心理疗、义诊、义剪、免费清洗锅底等公益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同时发放600余份防范诈骗、移风易俗宣传材料,让安全与文明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凤池社区联合县委编办、县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开展“月满中秋迎国庆 情满社区暖人心”主题活动。现场除文艺汇演、博饼环节外,社区还为失独家庭、困难家庭送上月饼与慰问金,以暖心慰问为双节增添温情。阳光、浔东、艺都、龙东、祥安等社区以温情服务传递节日关怀。社区工作人员携带月饼、米面油等物资走访困难户,让困难家庭在团圆节既获物资帮扶,也得情感慰藉;同时,也为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们送上月饼与感谢,提醒他们假期人流量增大时做好自身防护、加强重点区域保洁,携手守护文明城市形象。
桂阳乡举办“指尖生花承匠心 文化下乡促振兴”主题活动,把文化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为乡村振兴绘就充满“文化味”的生动图景。雷峰镇组织村民开展“巧手制月饼 浓情迎中秋”主题活动,体验手工制饼乐趣,共话团圆。南埕镇、春美乡、汤头乡、龙井社区等组织开展“爱心厨房”、博饼等活动,与乡里乡亲共度温情中秋。
水口镇则以“镇区+景区”联动模式,在石牛山景区沿线每100米设立“暖心驿站”,提供遮阴休息、矿泉水补给服务,4辆“招手即停”的新能源接驳车累计运送游客超2.5万人次。志愿者与镇村干部化身“服务员”,引导车流、推荐游览路线,提升游客体验,带动镇区民宿入住率达98%,药膳美食一条街营业额同比增长22%,实现“服务暖人心、消费人气旺”的双赢。
红色+民俗 精神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
德化县将红色教育与传统民俗相结合,通过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在欢度佳节的同时,赓续精神血脉、增强爱国情感。 赤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以‘乐’润心以‘声’铸魂”合唱比赛暨音乐党课活动,《国家》《红旗飘飘》等经典红歌响彻非遗手工艺展示馆。20支参赛队伍将“合唱比赛+音乐党课”的创新模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干部群众在歌声中重温红色记忆,现场全员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的场景,将爱国情怀推向高潮。
东埔、霞田等社区通过“绘国旗”“红色故事宣讲”传递爱国情,小朋友用画笔描绘天安门、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德新社区邀请80岁老党员结合红色短视频讲述革命历史,居民在品月饼、话团圆的同时,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县统计局组织干部职工诵读《可爱的中国》《七律·长征》等红色经典,在诗词韵律中接受精神洗礼,同步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让“文明健康”理念落地生根。
新风+治理 移风易俗中涵养文明乡风
借双节契机,德化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浔中镇浔中村开展“红白事‘简’而美,新风尚‘舞’起来”主题活动,舞蹈表演直观对比陈规陋习与文明新风的差异,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宣传、入户讲解,结合真实案例引导群众理解“简办不减情”的理念。美湖镇“月满中秋 乡风新韵”活动中,73岁的陈奶奶手握“拒绝高额彩礼”的纸条,用朴实的方言讲述着过去的婚俗故事,“乡音盲盒”讨论环节中,老人们围绕“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话题分享经历,让移风易俗从“纸上条文”变为群众“自觉选择”;上涌镇则创新开展“拾垃圾换月饼”活动,村民通过捡拾垃圾兑换中秋礼盒,15袋垃圾的清理、50余份月饼的兑换,让生态文明理念与节日团圆氛围完美融合。
从城市街巷到乡村角落,从非遗舞台到便民现场,德化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纽带,将国庆的“家国情怀”与中秋的“团圆温情”紧密相连。一系列主题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素养、服务意识、爱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接下来,德化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德化县委文明办 郑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