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自2006年始,每年金秋,福州都与书香有约。20年不辍耕耘,1200余场活动,超千万人次参与,福州读书月已成长为全省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全民阅读项目。(9月28日 福州微文明)
当九月的秋风轻拂榕城,当孔子诞辰的钟声在历史深处回响,福州读书月迎来了它的第二十个春秋。从“学而时习之”的古老训诫,到“书香满榕城”的现代实践,福州用二十年不辍的耕耘,书写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
这条书香之路,由无数个体的微光共同照亮。长乐区南华书院的李琴,便是这光簇中的一束温暖烛火。她以半薪购书的执着、腾出婚房的义举,二十年如一日地为特殊儿童点亮阅读之灯。她的故事,与“图书漂流”、“你读书,我买单”等城市创新探索一样,都始于一份朴素的信念。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阅读“点灯人”,让文明的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坚实、最动人的文化基底。
二十载书香氤氲,一千二百余场活动,超千万人次参与……个人的坚守需要广阔的平台,民间的热情更需要制度的承接。福州读书月的持久生命力,正源于它构建了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滋养的阅读生态。这生态,是“点与面”的结合:遍布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筑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故事妈妈”与流动书车,织就了温情的民间阅读网络。这生态,也是“古与今”的贯通:《福州阅读地图》串联起散落街巷的传统书香脉络,而“书香榕城”数字平台则搭建起一座藏有百万书籍的云端书房,让阅读突破时空界限。
站在二十年的新起点上回望,福州的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真正的文化建设,是一场需要耐力与智慧的“慢修行”。它既需要顶层设计的久久为功,为文化生长提供坚实的土壤;也离不开无数个体的默默坚守,他们是文化血脉中最活跃的细胞。它既要借力现代科技的赋能增效,拓宽文明的传播边界;更离不开传统人文关怀的浸润滋养,守住文化的初心与温度。
二十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于一座城市却足以塑成一种气质。当下,漫步于榕城街头,书香如空气般无处不在,阅读如呼吸般自然发生,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构筑起一方宁静的精神栖息地。让我们珍惜浓郁的阅读氛围,共享开卷之美,让榕城大地充盈书香,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长乐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