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下雨天,这里借了一把伞给我。”“大热天,来这喝杯凉茶,太解暑了!”“因经常跑外勤,我常来这休息、充电。”……走进尤溪县城关镇的多家商铺,一本本留言簿上,写满了市民朴实真诚的留言,字里行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治理温度。
今年以来,尤溪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红色合伙人”联盟机制,系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现已吸纳10个社区、325个个体及组织共同打造“红色合伙人”服务点,初步建成“3分钟暖心服务圈”,重点为户外劳动者群体提供便民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环卫工人在服务点
打造暖心服务点
在城关镇解放路,环卫工人林美妹清扫完街道后,如往常一般走进世佳办公服务商行,倒了杯茶解渴。“以前看店里这么干净,我都不敢进来,现在就像到自己家。我还常跟店主说‘多煮点鱼腥草凉茶,消暑’。”林美妹笑道。
世佳办公服务商行是“红色合伙人”服务点之一。因店铺地处繁华路段,人流量大,店主严彩霞主动辟出休息区,常备凉茶、应急药箱和充电设备等,免费供群众使用。“最近天气炎热,我还准备了玉竹等几种凉茶,但有些群众不好意思进来,我和店员看到就主动招呼。”严彩霞说。
像这样的“红色合伙人”服务点,在县城区已建成28个。围绕户外劳动者“休息难、喝水难、充电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尤溪县出台《打造“红色合伙人”联盟构建暖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四项基础服务+多项特色服务”清单,涵盖免费饮水、充电、WiFi、应急雨具等多项便民服务,并通过统一标识、统一设施、统一标准,推动服务规范化和品质化。
不少服务点还利用自身区位特点,为群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
因与县实验小学仅一街之隔,每天放学后,许多学生便到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尤溪分公司的一楼大厅处等待家长接送。基于这一需求,今年,公司专门改造大厅,增设了儿童绘本、课桌椅和舒适沙发等,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等候家长的“暖心服务点”。
“因经常跑外勤,我很难准点来接孩子。多亏了这个服务点,孩子放学后就先来这里写作业。大厅工作人员也会帮忙留意照看,让我很放心。”学生家长朱燕说。
“红色合伙人”服务点
共建美好家园
“红色合伙人”不仅是基层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为增强其归属感与服务能力,尤溪县多措并举激发治理活力,如设立“党员先锋岗”,鼓励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建立“属地管理+行业联动”机制,由乡镇和社区统筹运营,各部门按职责提供培训、物资及政策支持;开展“结对帮带”“经验分享”等活动。
走进西城镇安洲小区,花木繁茂,道路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活动室里,居民围坐闲谈,笑语不断……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管理的用心。社区积极引领,小区党员和志愿者主动投入环境整治、邻里调解等事务,老党员陈友梨主动牵头成立小区党支部,组建“红色业委会”,引进物业公司等,共建文明有序、温情互助的美好家园。
“此前,有居民在公共区域堆放废纸等杂物,引发多次投诉。物业沟通无果,我们就组织志愿者协助分类、联系回收,解决了这一顽疾,恢复小区的整洁与通畅。几年来,我们已成功调解广场舞扰民、环境卫生等纠纷30余起。”陈友梨说。
此外,为激发“红色合伙人”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尤溪县还推出“积分管理”机制,即对其参与服务、社区治理、建言献策等行为予以相应积分,可兑换培训课程、健康服务、生活物资等。“积分激励+党建引导+属地管理”三位一体的机制,有效推动“红色合伙人”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治理”。
红色业委会
凝聚多元力量
在城关镇埔西路,有居民楼违规搭建;城区北门路的商铺灯箱夜间持续亮灯,扰民休息……9月13日,这些市民投诉通过“问题随手拍”平台被集中反映。目前,根据平台跟踪信息显示,县城管局已接收相关投诉,并由综合中队跟进处置中。
“‘红色合伙人之家’平台由我们自主打造,其‘问题随手拍’功能区与县城管局系统直接对接,确保市民反映的问题能被及时接收并安排处理。这一举措可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尤溪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范宗富说。
此外,为持续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尤溪县还在各“红色合伙人”服务点统一设置“人民建议征集箱”及线上反馈入口,引导外卖员、快递员等以“随手拍”方式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构建“收集—处置—反馈—激励”的高效闭环机制。同时,推动“红色合伙人”融入网格治理体系,担任“公益网格员”,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基层工作,进一步凝聚社区自我管理、共同治理的合力。
在城关镇东街社区,瑞茂物业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依托自身电工资源,义务为独居老人等群体提供用电安全排查服务。“之前,有位老人来求助,说家里突然停电非常着急。我便安排电工上门,解决了短路故障问题,恢复用电。”负责人董美军说,给群众帮帮忙,就是搭把手的事。(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肖丹 通讯员 吴树文 陈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