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2025 年寿宁县交通安全美丽乡村行 “萤火虫计划” 走进大安乡,以 “全天候、全方位” 的创新宣传模式,将文明交通的理念深植乡土。白天,宣传团队扎根田间地头、乡村企业,用贴心服务为村民织密安全防护网;夜晚,他们聚焦人流集中时段,以趣味互动传递文明出行观念。一场活动覆盖双重场景,既打破了传统宣传的时空限制,更切实提升了文明交通的覆盖面与实效性,让安全出行的意识在乡土间悄然扎根。
润物细无声:乡土化形式让文明交通融入日常
为让文明交通知识更贴合村民生活,活动创新推出多种乡土化宣传形式,将安全提醒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场景。
交警宣讲“文明交通”知识点。宁德文明网供图
在农耕运输安全微课堂上,宣传员摒弃刻板说教,把课堂直接搬到乡村企业车间、田间劳作现场与村民房前屋后。针对农耕时节拖拉机载人、农用车违规拉货等常见隐患,宣传员结合真实案例,面对面为村民讲解安全操作规范与出行注意事项,帮助村民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风险,切实提升日常劳作与出行中的文明安全意识。
用“身边事”敲响安全警钟。宁德文明网供图
更值得关注的是“安全 + 健康 + 金融” 三方联动一站式服务。活动借助乡镇卫生院体检日的契机,联动寿宁县公安局、大安卫生院与大安信用社,将文明交通宣传与健康体检、反诈金融知识普及有机结合。村民在排队等待体检的间隙,既能聆听民警讲解过马路、骑电动车等日常出行的文明要点,又能学习防范电信诈骗、识别假币的技巧,让健康守护、安全提醒与金融保障同步触达,实现 “一次到场,多重收获”,让文明交通成为村民生活中的 “必修课”。
夜校暖人心:长廊话安全让文明交通有温度
夜幕降临,村中长廊灯火通明,主题夜校的开启为乡村夜晚增添了别样的 “安全氛围”,让文明交通宣传在轻松互动中更显温度。
“交通安全明白人” 亲身讲述环节,打破了 “民警单向宣讲” 的传统模式。两名来自本村的 “交通安全明白人” 走上台前,以村民最熟悉的视角、最朴实的方言,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文明交通的理解。他们从 “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差点出事”“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的危险瞬间” 等真实故事切入,细数日常出行中容易忽视的安全细节,让宣传从 “别人讲” 变成 “自己说”,瞬间拉近与现场群众的距离,引发强烈共鸣,也让文明出行的理念更易被接受。
晚风轻拂的乡村长廊里,“乘凉课堂” 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宣传团队以分众化设计为核心,针对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等不同群体,推出 “点单式” 普法服务:为老年人重点讲解 “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随意横穿马路” 等基础安全知识;为妇女群体普及 “接送孩子上学途中的文明骑行要点”;为青少年开展 “安全过马路、不闯马路游戏” 等互动讲解。把生硬的交通法规变成贴合生活的 “家常话”,让村民在乘凉闲聊间轻松掌握文明交通知识。
普法互动游戏角。宁德文明网供图
普法互动游戏角更是成为夜晚活动的 “人气打卡点”。酒醉驾模拟眼镜让村民亲身体验 “酒后视物模糊” 的危险,鬼探头模拟沙盘直观展示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的隐患,还有 “交通安全找找碴”“交通标志学一学” 等趣味游戏。宣传员通过道具演示与互动体验,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认识到不文明出行的危害,轻松掌握各类交通出行安全技能,真正实现 “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此外,禁毒、反诈、派出所等多部门警种也同步 “助阵”,通过互动问答、毒品模型展示、诈骗案例讲解等方式,提醒村民警惕农村地区常见的诈骗类型,引导大家识毒、防毒、拒毒。活动中,宣讲员还手把手指导村民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 APP,在筑牢文明交通防线的同时,为村民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健康再加一层 “防护盾”。
从白天的田间课堂到夜晚的长廊互动,寿宁公安 “萤火虫计划” 以多元化、接地气的方式,将文明交通的种子撒进田间地头、吹入晚风长廊。日夜守护间,文明出行的意识逐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不仅为美丽乡村筑起了坚实的交通安全屏障,更让 “文明交通、安全出行” 成为乡村新风尚,为平安寿宁建设注入温暖力量。(宁德文明网 叶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