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9月25日讯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罗源县以“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宣传活动,推动清朗网络空间理念深入人心。
医护志愿者测血压,教老人识破医疗骗局。飞竹镇 供图
服务融入民生事 文明落地更贴心
罗源县创新“服务+网安”融合模式,让网络文明从“指尖”走进“心间”。9月17日,飞竹镇在洋柄村长者食堂开展便民服务,医护志愿者在义诊同时,用通俗语言讲解“医保卡异常”“虚假医疗广告”等诈骗套路;理发志愿者边理发边传授“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防诈口诀;海峡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教学识别钓鱼链接、设置支付密码,让群众在一次理发、一次体检中收获实用技能,感受文明服务的温度。
海上移动宣传队向渔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9月16日,鉴江镇组建“海上移动宣传队”,乘船深入渔排一线,用渔民熟悉的“家常话”普及虚假贷款、仿冒平台等风险,将文明上网的意识送到“船头”,实现网络文明服务“零距离”。
五里社区“10点钟课堂”助力老人防诈护健康。
数字助老有温度 银龄用网更安心
聚焦“银发族”数字鸿沟,罗源县以“数字助老”践行网络文明。9月19日,五里社区“10点钟课堂”开讲,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真实案例、趣味短视频普及养老诈骗防范知识,现场发放“博爱手环”并手把手教学使用,为老年人筑起健康与网络的“双屏障”。
9月17日,白塔乡在南洋村开设《数字助老 “安”享智慧生活》课堂,技术人员指导老人安全使用智能设备;百丈村志愿者用乡音讲解防诈知识,让信息更易理解、更易传播。
同日,霍口畲族乡在山垄湾村开展“畲乡邻里聚‘10点’”活动,采用“畲语+普通话”双语宣传,帮助少数民族老年群体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网络安全常识,让网络文明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宣传员发传单,讲解网络安全知识。西门社区 供图
文化融入常用景 清朗传播更入心
网络文明不止于说教,更需融入文化土壤。9月16日,西门社区结合溪尾街闽剧文化街区特色,联合农信社开展宣传,借助传统戏曲氛围,提升居民识谣辨谣能力,让文明上网理念在文化浸润中生根。
同日,北门社区依托林可彝事迹陈列馆,将网络安全宣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居民在追忆先烈中感悟家国情怀,又在“拉家常”式的讲座中学习“AI换脸”冒充熟人、扫码领礼品等新型诈骗手法。移动讲师、社区民警轮番上阵,通过展板、手册、互动问答等形式,让网络文明在精神传承中焕发新生。
从渔排船头到红色场馆,从长者食堂到文化街区,罗源县以多元场景为载体,以精准服务为纽带,让网络文明有形象、有温度、有力量,真正打通清朗空间建设的“最后一米”,织就一张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网络文明防护网。(罗源县委宣传部(文明办)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