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随着一个个“邻里会客厅”、一群群“社区合伙人”、一处处“文化大舞台”的出现,一个“近邻文化圈”在这里悄然形成,“圈”出了居民浓浓邻里情。
近年来,江滨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学雷锋示范社区等60多项荣誉。
社区召开党建轮值联席会
“邻里会客厅”
“这个食堂离我们家近,用餐方便,这里的菜品种类多,干净卫生。”笔者采访当天,江滨社区近邻食堂里,68岁的赖雪英和她90岁的母亲点了苦瓜、秋葵、豆腐干等菜品,配上汤、饭,一边吃着,一边与同在食堂用餐的邻居唠着家常。这样的用餐情景,是不少江滨社区居民的日常。
“居民需求在哪里,我们党建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江滨社区党委书记唐燕英介绍。社区摸索出了一套近邻党建“六小”工作法,通过征集小建议、办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开展小活动、宣传小典型、做优小服务,真正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近邻食堂自2023年开办以来,不仅为上班族、老年人带来了用餐便利,也成了邻里交流的新据点。社区经常在这里举办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社区乐龄学堂、“邻聚里”普法工作室相邻,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江滨公园、龟山公园,一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然形成。
江滨社区的“邻聚里”普法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是永安市首家社区普法工作室。江滨社区党委联合法院、检察院、派出所、司法所、城管等共建单位,延伸普法触角,解决了居民不少烦心事。
今年7月,晏公小区一栋楼水管堵塞,需换管维修,但在维修费用支付方面,楼栋居民出现了意见分歧。“从民法角度来说,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社区工作人员发挥普法工作室作用,联合社区网格员、综治协管员、燕北司法所人员协调沟通,最终统一了意见,换管费用得以均摊。
“社区出现更多‘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和‘人民调解员’,邻里关系就更加和谐。”永安市司法局燕北司法所所长董文国说。
江滨社区开展“邻聚里”公益集市活动
“社区合伙人”
流动舞台、移动医院义诊、“邻聚里”公益集市……在江滨社区,各种便民“摊点”出摊营业。
这些活动办得火热,离不开“社区合伙人”助力。2017年底,江滨社区党委开始推行“党建轮值制”。永安市委组织部、党史方志室、三明市永安总医院等38家共建单位陆续成为江滨社区的社区合伙人,每月轮值,通过“固定服务+点单服务”,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月月有活动,事事有回音,为居民办成了不少暖心事。
社区合伙人不仅来自一个个党建轮值共建单位,也来自一支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72岁的居民朱书美有着31年党龄,她是社区“银发帮帮团”志愿者。
80多岁的赖大爷家里水龙头坏了,朱书美帮忙联系了水电师傅上门维修;一户居民因为楼上邻居卫生间渗水问题引发矛盾,她顾不上午休,热心上门调解;居民的车子被剐蹭了,她通过小区监控仔细排查线索,帮忙理赔。
目前,社区“银发帮帮团”共有113名老年志愿者,其中党员57人,这支队伍有效激发了老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为邻里温情注入“银发力量”。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唐燕英还带头组建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将更多关爱的阳光洒向妇女群体。
唐燕英和巾帼志愿者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全职宝妈希望在育儿同时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赚点外快。她们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和企业,以雨具加工为切入口,在社区打造巧媳妇手工作坊,帮助宝妈实现了灵活就业。
目前,巧媳妇手工作坊已有90名宝妈,如果有订单,她们在微信群里接龙就行。“给伞布缝线,很容易上手,而且在家有空就能做,能减轻育儿压力,很不错。”宝妈廖淑梅说。
举办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文化大舞台”
“我们街道和江滨社区除了依托社区党建轮值单位的共建共享资源,在江滨社区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还充分发挥辖区文化志愿者特长,由‘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能人接单’,不断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燕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罗联招介绍。
江滨社区乐龄学堂,京剧票友会老年学员聚到一块儿,吹拉弹唱一番,好不惬意。
早在20世纪70年代,永安京剧团就在江滨社区晏公小区诞生,这里的戏曲氛围浓厚。如今,江滨社区还住着不少京剧团的老琴师、老票友。为了让戏曲在社区重新唱响,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0年前,江滨社区乐龄学堂开办了京剧票友会,吸引了20多位老年居民参与。
“社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把我们这些喜欢戏曲的老年人聚到一起,让大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张素梅今年60多岁,她的哥哥姐姐曾就职于永安京剧团。张素梅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戏曲,受江滨社区邀请,如今她成了社区京剧票友会的老师。
今年76岁的颜四妹,也是社区文体积极分子。她退休前是厂里的文艺宣传骨干,乒乓球也打得好。退休后,她在社区发挥余热,组建了一支阳光健身队,带动不少居民做健身操,跳交谊舞。“大家在一起活动,又开心,又能锻炼身体,多好!”颜四妹说。
京剧票友会、阳光健身队、燕城民乐团、抖空竹班、太极拳剑班、葫芦丝乐俱乐部……从文艺到体育,由社区党委发起组建的10多个班级团体,推动形成了多样的近邻大舞台,让居民当主角,和睦了“近邻圈”。(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