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9月19日讯 仙游县大济镇乌石村在创建全国文明村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本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优化服务惠民生 创新治理聚合力
乌石村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集仙游农商银行“福农驿站”、物流“菜鸟驿站”和“幸福驿站”的村级组织阵地,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安、医保、人社、不动产、公积金等11个部门的75项高频政务便民服务事项下放中心、就近办理,做到家门口“一门式办理”;健康小屋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实现专家会诊;“乡村红色电影院”定期为留守老人、儿童展播红色电影、莆仙戏等活动;在乌石宫、新龙潮宫还建起了“幸福驿站”,为留守老人提供康养场所和爱心食堂。
整合平安建设、孝老敬贤、移风易俗等多方面内容设立村规民约,对照制定详细奖惩、扣分条款,建立信用评价机制,联合农商银行对乌石村“整村授信”,让群众在享受安全、快捷、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的同时,通过正向激励,共建“信用户”“信用村”构建“信用共同体”。
志愿精神扬风尚 文明实践树标杆
针对村内留守儿童群体,乌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公益课业辅导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周末,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及小组课业辅导,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在辅导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情况,还注重与孩子们进行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心理需求,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同时,活动还设置了趣味学习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活动不仅为留守儿童解决了实际困难,也让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营造了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文明风尚的形成。
乌石村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领域,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政策宣传等活动。志愿者们定期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交通要道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提醒村民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出行安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文明知识,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和法律素养。
移风易俗淳乡风 涵养素养育新风
针对农村存在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乌石村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办理规模、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引导村民树立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对村内的红白喜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特色产业强根基 融合发展促增收
乌石村靠山吃山,依托辖区内2000多亩优质山林地,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发展集体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通过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村集体自营的方式,计划将到期收回的500亩文旦柚果地和新种植的200亩文旦柚果地,整合打造百亩集体文旦柚基地。以“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为依托,村集体与森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订购+集体流转+村民种植”模式。目前村集体已先行试点种植生姜15亩,带动周边农户试点种植6亩,待确保盈利后将逐步推广。
乌石村还借助共富公司平台,充分发挥省级龙头企业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延伸皮蛋特色产业生产链,在可养区建立规模标准养殖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蛋鸭养殖业。借助“校镇共建”和片区人才、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土地入股方式,与大老古公司试行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发展,推动大老古加强蛋制品、豆制品、米制品的研发与生产,打响皮蛋“全国名特优新名录”的招牌,打造“大老古金牌观光工厂”,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体验项目。
接下来,乌石村将继续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村庄的文明程度和村民的幸福感,为全国文明村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莆田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