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在9月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民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活动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8月27日 新华社)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在法律上把慈善日规定下来,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每年定期相对集中地开展慈善宣传教育,在全国层面普及慈善法律法规,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心总动员,引导、鼓励人们义行善举,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慈善氛围和“全民慈善”的局面。
慈善温暖怡人,是文明进步的温暖底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现代公益慈善所涉及的领域点多面广,慈善正以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日常,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倡议到线下体验,从个人善念到社会协同,每一份微小的奉献都在不断汇聚成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美好力量。善的力量无边无际,在点滴爱心行动中得以延续,一个个慈善项目将各种慈善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精准将社会关爱注入每一个亟待温暖的角落,将慈善资源输送到需要帮助的个人和群体。
参与慈善公益,人人可为。在繁忙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行善,要吸引全社会各阶层更多力量关注和参与慈善工作,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以善行义举传递爱的力量。各地要多元探索,厚植慈善文化孕育孵化土壤,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慈善文化和健康的慈善生态,用好榜样力量,激发更多善行义举;要积极打造符合当地实际需求、更具活力和创新性的慈善项目,增强慈善项目的感召力和传播力,充分发挥公益慈善力量在扶贫济困、应急救灾、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更多人能够尽自己所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点滴贡献,让一点一滴的慈善行为汇聚成为社会发展的澎湃力量。
当前,社会对于慈善事业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新风尚。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紧扣慈善文化发展大局,创新开展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场景、多业态的慈善文化互动体验活动,推动慈善资源更高效对接、志愿服务更广泛落地,让慈善持续融入日常,让向善的力量不断浸润社会肌理,形成“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温度”的慈善服务网络,助力创造美好生活。(厦门文明网 吴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