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12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月鼓楼区主场活动在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举行。(9月13日 福州日报)
这场由鼓楼区委宣传部、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一场生动的科普实践,更是一面映照未来的镜子,彰显了科普工作的战略意义。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焦点的今天,推动社会科普活动已然超越了一般性的教育工作,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科普活动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为科技强国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青少年时期是科学兴趣萌发与科学思维塑造的关键阶段,鼓楼区将科普活动直接送进校园,恰能在孩子们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播下科学的种子。互动实验让抽象原理变得可触可感,科技展示将枯燥知识转化为奇妙体验,专家交流更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热情。这种早期科学启蒙能有效扭转“科学枯燥难懂”的刻板印象,让科学从“必修课程”变为“趣味探索”,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成长筑牢根基。
科普工作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途径,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既取决于顶尖科学家的水平,更依赖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面向社会各界的科普活动,能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参与科学,进而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当普通民众能掌握基本科学原理,具备科学思维能力,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接纳度与支持度便会显著提升。这种良好的创新生态,能减少新技术推广的社会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科普事业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基石,助力公众科学理性地面对科技变革。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新能源等新技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暗藏风险。通过科普帮助公众理解技术原理与应用前景,能增强社会对科技变革的适应力,避免因未知而产生恐慌与抵触。同时,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能更好地理解专家建议,积极配合各项措施,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社会合力。
科普活动看似平凡,却承载着不凡使命。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科学精神的培育、创新文化的营造、国家未来的奠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科普活动,构建更完善的科普体系,将科学普及置于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唯有当科学知识成为大众常识,科学思维成为普遍习惯,科学精神成为社会共识,我们才能真正夯实科技强国的根基,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自立自强。(鼓楼区委文明办 王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