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做好“常态化宣讲”让移风易俗见成效
//wmf.fjsen.com  2025-09-15 来源:福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理事会每月讲、反复说,我们慢慢明白了,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去世后简办丧事,才是真正的体面。”村民的话道出连江县长龙镇坵祠村通过红白理事会每月常态化开展殡葬类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工作,让厚养薄葬、生态安葬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了显著成效。(9月8日 文明风)

常态化宣讲是破除传统观念壁垒的有力武器。在坵祠村,传统殡葬观念曾一度阻碍村庄的文明进程。村民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厚葬才是对逝者的尊重,导致在殡葬方面存在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而红白理事会通过每月常态化的宣讲,如利用村级宣传栏展示生态安葬、节地安葬的图文展板,组织村民观看殡葬改革宣传片等方式,持续不断地向村民传递新的殡葬理念。这些常态化的宣传活动就像一把把钥匙,逐渐打开了村民们传统观念的枷锁。针对高龄老人家庭,宣讲组上门唠家常,将“生前尽孝比死后厚葬更重要”的道理娓娓道来,引导家属提前规划简办丧事。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宣讲,村民们慢慢转变了观念,认识到真正的体面是在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去世后简办丧事,从而破除了传统观念的壁垒。

常态化宣讲能够构建多元参与的良好格局。坵祠村红白理事会构建了“核心引领+多元参与”模式,理事会会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会长为村老人会会长,成员包括村委委员、村妇女委员等村两委干部以及村民代表,还专门设立了“殡葬政策宣讲组”。这种多元参与的组织架构,为常态化宣讲提供了坚实保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会长,能从政策层面引领,确保宣讲活动符合上级要求;村老人会会长凭借在村民中的威望,能更好地与村民沟通交流,增强宣讲的亲和力;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参与,扩大了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常态化宣讲过程中,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大家齐心协力,将新的殡葬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村民心中,构建了人人参与、共同推动移风易俗的良好格局。

常态化宣讲有助于形成长效机制,巩固移风易俗成果。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努力与坚持。坵祠村红白理事会每月准时开展宣讲活动,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这种常态化宣讲活动,宛如一场持久的春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让新的殡葬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时间推移,村民们逐渐养成了厚养薄葬、生态安葬的习惯,移风易俗成果得以巩固。而且,常态化宣讲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移风易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当有村民对新的殡葬理念产生疑问时,宣讲组可及时解答与引导;当出现不良现象苗头时,也能及时纠正。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宣讲内容与方式,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能持续深入开展。

由此可见,连江县长龙镇坵祠村的实践表明,常态化宣讲是让移风易俗更见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破除传统观念壁垒、构建多元参与格局、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宣讲能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让文明新风在乡村大地蔚然成风。(福州文明网 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