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9月9日上午,古田县政府礼堂内气氛热烈而又隆重,全县各校(园)长集体起立,右手握拳,郑重立下“爱我古田,教育强县从我做起”的誓言:“立赤诚育人之志,守古田教育明灯……”
这场第41个教师节大会,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一场直面问题、凝聚共识、誓师攻坚的“教育振兴动员会”。539名来自全县党政机关、乡镇街道、教育系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古田教育迈向复兴的决心与行动。
老校长胡嘉谋从教36年从未离开一线教学岗位,虽已退休多年,但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从未褪色。当年,面临沿海城市开出的高薪和住房诱惑,他毅然选择坚守家乡为山区学子燃灯。“师德是代代相传的力量,是经得住诱惑的坚守,是融入日常的初心。”胡嘉谋感慨,只要全体教育人拧成一股绳,把师德刻在心里,把学生放在心上,古田教育一定能“节节高”。
大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苏玉桂、胡嘉谋、林永春、程建新、易冬平等五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老教师披挂绶带,并邀请他们在主席台就座。他们有的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有的是全国优秀教师、有的是特级教师,都曾为古田教育作出过突出贡献。
随后,“模范校(园)长”“教育工作标兵”“班主任标兵”和“百佳教师”代表依次登台领奖。荣誉背后,既是古田县委、县政府对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深切礼遇,也是对年轻教师的殷切希望。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的奋进。”县委书记许锋的讲话开门见山,让全场陷入沉思:近年来,高考关键指标不尽理想,中考成绩呈波动下降,小学教学质量城乡不平衡……
因此,这场大会既是一场节日的欢聚,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问诊”。古田以辉煌文脉为引,从五代蓝田书院到朱熹“一日教九斋”,从宋代以来181位进士到改革开放后连续13年高考录取率领跑宁德全市,勾勒出曾经的荣光。而今,面对差距拉大、城乡失衡、人才断层等严峻挑战,古田选择在教师节这一特殊时刻“亮家底、揭短板”,其用意不言而喻:唯有清醒,方能奋起。
面对困局,古田没有回避,而是发出三声“强音”,积极破解教育发展的深层症结。
第一声“强音”,向“尊师重教”回归。会上提出的“校长不能是官,教育不可成商,孩子不应成瓷”,对校长应是教育的忠诚守护者,而非行政官员;教师决不能沦为商人,严禁违规补课、兼职牟利等;教育要敢于严管厚爱,培养有担当的栋梁之材,而非温室花朵。这番话语直指当前教育领域问题,引发现场强烈共鸣。
第二声“强音”,向“教师为本”聚焦。强教育必先强教师,大会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关注基层教师实际困难。古田将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待遇、维护权益,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第三声“强音”,向“系统治理”发力。大会提出要深入研究“城与乡”“教与学”“师与生”“校与家”“远与近”五大关系,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将启动五年计划、十年规划顶层设计。
这次大会开创了古田教育史上多个第一,老教师和优秀教师代表第一次坐上主席台;县领导第一次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校长上台站C位合影并为他们献花;全县47名校(园)长第一次在大会现场集体宣誓;第一次县委县政府把教师节大会开成了教育振兴大会、教育誓师大会。
走出礼堂,阳光洒满翠屏湖畔,与会的教育工作者们信心满怀。不远处,古田一中翠屏湖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安征迁工作,这座承载着全县人民期待的“教育大书院”,将见证古田教育的复兴之路。(福建日报 单志强 周佩青 李国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