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厦门 > 翔安区
从“攻心喇叭”到“连心讲台” 大嶝跨越60年的理论接力
//wmf.fjsen.com  2025-09-11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面对红色资源碎片化、教育形式单一、传播覆盖面有限、历史价值未能有效转化等瓶颈,厦门市翔安区大嶝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思想穿透”这一亘古不变的核心,以“声”为媒、以“史”为脉、以“心”为桥,探索“三破三立”工作法,创新打造“心波共鸣”宣讲模式,让曾经的历史声波升华为新时代理论宣讲的“心波”。

载体革新

从"单一声波"到"多维声场",打造全域浸润式宣讲矩阵

一方面,打造特有红色空间集群,夯实文明实践基底。聚焦战地旧址、英雄三岛精神等独有资源,重点打造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大嶝图书馆、翔安红色记忆主题馆、金门县政府旧址、战地观光园等核心阵地,形成“一馆一址一园”的红色空间矩阵。其中,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976场、36839人次,获评“福建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省巾帼讲习所”;大嶝街道图书馆(全市唯一红色主题文化图书馆)荣获“福建省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入围“全国最美乡村空间”。

另一方面,创新红色研学路线设计,深化沉浸式育人实效。串联辖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遗迹等资源,推出“重走战地路”实景研学路线,面向党员群众开展中小学研学、党团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自2022年以来接待党团建研学1265场,服务居民游客134121人次。其中田墘社区实践站创新设计“探秘防空洞+运粮支援前线+观影知变化+乐高筑梦”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课堂。通过“场景化+互动式”研学模式,实现青少年群体红色教育全覆盖,有效激发爱国情感与历史使命感,形成“行走的红色课堂”品牌效应。

内容升华

从"政治宣导"到"文化共情"——构建在地化叙事体系

激活本土“活教材”资源,让历史记忆可触可感。深挖双沪女炮班、阳塘铁甲突击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者健在人员共计67人,以及战地记者郑水忠等典型人物,通过亲历者口述历史、拍摄主题教育片等形式,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三岛精神转化为可视可听的鲜活教材,实现红色基因代际传递。

创新在地化表达形式,让理论宣讲浸润人心。打破传统讲台模式,通过情景剧、答嘴鼓、讲古、合唱等形式,用乡音、乡韵、乡情构建在地化叙事体系,让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其中,将“阳塘铁甲八姐妹”的英勇事迹改编为沉浸式情景剧,鼓励群众亲自参演,深度融入角色。非遗答嘴鼓传承人以非遗形式积极创作《金嶝抗日记》等作品,用闽南语说唱演绎红色故事,在市、区两级“学思想・i 宣讲”全媒体理论宣讲大赛中脱颖而出,展现了理论传播的鲜活魅力。三岛姑娘合唱团用歌声再现当年渔家女支援前线的热血场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多次在各级合唱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并参与区级、市级重要庆典及主题活动,传递英雄三岛时代强音。

主体赋能

从"铁骑传声"到"共创连心"——培育多元共生宣讲生态

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打造全域覆盖的宣讲网络。线下深耕阵地,组建“‘青’骑兵——三岛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依托英雄三岛观光园、金门县政府旧址等核心红色阵地主动开展宣讲,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活动121场,服务居民游客52811人次,实现红色教育“零距离”触达。线上创新表达,以短视频、AI动画等形式挖掘大嶝人文故事,2023年以来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114条,其中《乡村振兴看大嶝之福船技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并登陆《央视网》展播;《战地红花》通过AI技术重现双沪女炮班事迹,全网阅读量破百万,形成“线下阵地+线上爆款”的立体传播格局。

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激活红色宣讲内生动力。依托“翼起来”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同体,开设“翼起来”大讲堂,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等开展政企社集中学习,联学实践成效显著: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通过“学生站长”培养机制,联合开展“英雄三岛精神”理论宣讲会、开发情景党课、红色情景剧等接地气的教育场景,让历史故事“活”起来,打破“我讲你听”单向模式,构建起“共建共享、多元参与”的宣讲生态,红色教育的覆盖面、专业性与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

针对“红色资源碎片化”,厦门市翔安区大嶝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主题路线串联,红色阵地利用率提升60%,避免了“参观打卡式”浪费;针对“教育形式单一化”,沉浸式情景剧、非遗答嘴鼓等创新形式,让群众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如《阳塘铁甲八姐妹》情景剧吸引群众参演,受众群众超1000人次;针对“传播低效化”,线下分众课程累计覆盖5.2万人次(较传统模式提升80%),“青”骑兵宣讲队服务52811人次,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接待党团建研学1265场、服务134121人次;线上传播广获关注。相关内容线上播放量超百万次,《战地红花》等作品先后被全国妇联、央媒转载,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爆款。(翔安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