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莆田 > 荔城区
共筑乡风文明新高地——荔城区西天尾镇高质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wmf.fjsen.com  2025-09-10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从“全国文明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卫生乡镇”,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精神文明先进荣誉,荔城区西天尾镇用心绘就一幅“产业美、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的文明乡村新画卷。

今年5月,荔城区西天尾镇获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西天尾镇准确把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文化为根、以实践为魂,统筹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文化惠民、典型引领,积极播撒文明种子,让新风正气浸润人心。

活动丰富传递文明新风

8月29日,“七夕织梦·侨乡有约”——2025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主场活动在西天尾镇后黄社区落下帷幕。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全面展现了后黄社区独特的侨乡风情、乡村振兴成果与文明新风尚,呈现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浪漫之旅。

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西天尾镇积极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文化惠民,传递文明新风,打造文化强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不久前,西天尾镇举行“四季村晚之夏季·惠民演出活动”。一系列融合西天尾镇本土风情与现代特色的精品节目依次亮相,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家门口的文艺盛宴。

去年,西天尾镇以“村歌唱响”为契机,打造“有声新名片”,精心组织17个村(社区)以“一村一歌”的形式,集中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全面推介和美乡村建设以及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生活。今年以来,西天尾镇在九华广场举办“福满西天尾 欢腾迎蛇年”新春联欢展演暨“强基工程”文艺惠民演出等迎新春活动;农历二月初二推出千架无人机烟花秀,线上浏览量超75万,现场人流量约20万人次;在北大村举办中国旅游日、2025荔枝文化音乐嘉年华,在后黄社区开展“五一”南洋风情节、四季村晚之春季·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下一步,西天尾镇将以山水为卷、以文化为魂,策划更多精品文化演出,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盘活阵地延伸服务半径

为了让文明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西天尾镇立足深厚文化底蕴,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统筹,盘活祠堂、庙堂、教堂资源,精心打造覆盖广、功能强、活力足的文明乡风新高地。改造后的空间不仅配备志愿服务台、智慧音箱等设施,更成为政策宣讲、文艺展演、矛盾调解的“百姓会客厅”。

关圣庙拓展“六送”(送戏曲、送文艺、送故事、送医疗、送礼品、送科普)活动,借节庆传播文明理念。三一教场所设置林龙江事迹、侨史展区,开辟图书室、理论学习专柜,打造文明“枢纽站”。龙华书院持续举办为老服务等主题宣讲50余场次,已成为集家风家训、道德教化、文创文艺、公益课辅于一体的文明乡风综合实践地。梯云斋深入开展“理响莆阳·书院新声”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天尾镇遵循“一村一特色,一堂一品位”,整合全镇“三堂”空间资源,形成“一堂一台一墙一场一站”规范化模式,推动“三堂”蝶变为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教育激励、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文明礼堂”。截至目前,开展理论宣讲200余场次、文艺汇演5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实现了从“物理更新”到“化学融合”的文明“生态效应”,以文明乡风“软实力”夯实乡村振兴“硬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典型引领唱响幸福村歌

《国家射击运动员江伊婷邀您游西天尾》《莆田2025届高考优秀学子朱哲为西天尾镇代言》……近期,来自西天尾的江伊婷和朱哲为家乡代言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热传。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关键要有一支文明乡风代言人。西天尾镇广泛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让榜样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59岁的邓福兰,23年来照顾脑瘫婆婆,喂饭擦身、寻药侍疾。婆媳情深传佳话。

曾先锋是扎根基层的“和事佬”。30余载,他化解1000余件纠纷。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乡邻对“有事找先锋”的信赖。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从艺24年来,在艺术道路上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从一名莆仙戏表演新人成长为莆仙戏艺术传承保护的领军人之一,同样成了当地青少年的榜样。

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西天尾的一个个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让崇德向善的种子生根发芽,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让美德扎根,让新风远扬。

如今的西天尾,精神文明之花绚烂绽放,文明新风浸润荔林水乡。站在新起点,西天尾镇将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与路径,绘就一幅精神文明建设的和美画卷。(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