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再增15条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总数达到148条
东南网9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作为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朋友圈越来越大、黄金水道越行越宽、智慧港口越建越优、物流成本越降越低。
昨天下午,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围绕“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主题,发布《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24—2025)》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融通港航、物流、贸易、金融、信息的综合性国际品牌。
论坛发布了15条新增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同时还为14家“丝路海运”联盟新成员授牌,“丝路海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 累计开行超2万艘次
七载耕耘,“丝路海运”从蓝图走向实景。“丝路海运”联盟已涵盖航运、能源、制造、互联网等多领域,各方携手构建起跨界型、综合性港航发展生态圈,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福建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介绍,七年来,“丝路海运”联盟单位超过350家,更在合作深度上不断突破。
目前,“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突破2万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400万标箱;散杂货航线货物吞吐量超2700万吨,贸易金额超260亿元人民币。
导报记者注意到,物流网络覆盖广的同时,“丝路海运”更注重服务之“精”与模式之“特”。福建通往拉美国家航程时间最短的集装箱班轮航线,较市场平均时效提升7天以上;“丝路海运”海合会国家海铁联运专线常态化运行,每标箱节约1400元,总体降本近25%;“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2000列,实现24小时“点对点”直达。
国内外行业代表共同发布 “丝路海运”厦门倡议
面对当前全球贸易面临地缘政治、供应链重组等多重挑战,“丝路海运”希望以共商合作、共建通道、共享繁荣的积极实践,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为全球经贸合作增加更多的确定性和活力。
“丝路海运”提供了畅达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并积极探索构建海、铁、陆、空多式联运的立体物流网络,大力建设东南物流新通道,通过推进通道多元化,来增强物流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性,保障全球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
论坛期间举行的 2025“丝路海运”圆桌会议上,国内外港口、航商、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代表以“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为主题深入研讨,并共同发布《2025“丝路海运”厦门倡议》。
推动多方向产业融合 现场签署10个合作协议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丝路海运”推动多个方向上的产业融合。
具体来说,向上,不断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打造“出厂即上船”的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向下,深化与海外仓、保税区、产业园的联动,提供报关、退税、金融、配送等一站式海外落地服务。横向上,重点突破“航运+贸易+金融”的壁垒,大力发展提单质押、供应链金融、运费结算等创新服务;纵向上,聚焦国家战略资源保障需求,大力支持石化、矿石等关键品类货物的高效运输,为战略资源的跨区域流转构建稳定、畅通、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昨天的论坛现场签署了10个合作协议,包括挪威船级社、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银行、上海振华重工等超过28家境内外企业参与签约,合作领域涵盖绿色能源转型、港口智能化、跨境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