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创新融合 多元拓展
——松溪县“三合一”服务新模式赋能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文明风9月8日讯 和着“乡音”,带着“泥味”,理论宣讲走进田间地头;带着“温度”,伴着“深度”,实践活动走进千家万户;摒弃陋习,培育新风,移风易俗浸润群众心田……自2024年,松溪县委宣传部坚持以融合发展为出发点,主动适应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打破实践阵地各自服务的工作隔阂,创新文明实践品牌,打造文明实践综合服务点,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工作成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文明实践阵地全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同年4月,松溪县第一批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是集新时代文明实践、闽北·松溪讲习班、书香湛卢于一体的服务点。松溪县“三合一”融合创新机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基础,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通过阵地融合、文化融合、专业融合,多维度拓展文明实践路径,形成了点多面广、便民利民的城乡文明实践服务矩阵,构建起文明实践共建共享、共融互补的多维模式。
阵地融合,打造文明实践多元服务矩阵
松溪县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在“三合一”服务点建设过程中,将“集约资源,减少浪费”作为首要思路,针对各类基层阵地重复建设、部分使用效率不高、点位分布不均等问题,进行阵地优化整合。松溪县首批打造“三合一”服务点均按照距离现有文化阵地和公共空间半径500米/个的目标选址,并按照“六有”标准(有统一标识标牌、有活动场地、有平台、有制度、有活动安排、有志愿服务)规制化建设服务点12个,每个服务点配备便民服务设施,健全群众休憩休闲场所。在前期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以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的成功打造为样本,推动各乡镇(街道)分别培育打造2个“三合一”服务示范点。目前,在全县人群聚集场所持续运营打造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27个以上,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文化融合,打造家门口的阅读“书”适圈
松溪县在实施“三合一”融合创新机制的过程中,松溪县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三合一”服务点建设的全盘谋划工作,一方面积极促成政企联动,另一方面大力提倡将文化元素融入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以“宣传部门主导、省级文明单位出资、新华书店运营、企业商家引流”的共建机制,融合打造了阅读空间,以“小成本”实现文明实践可持续发展。组织省级文明单位与“三合一”服务点开展结对共建,整合省级文明单位共建资金。新华书店在做好“图书漂流”的基础上,借助服务点以低于实体店价格让利群众,并将售卖图书1/3利润反哺“三合一”点的日常运营。同时依托“今日松溪”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三合一”报道专栏,高频次、全方位宣传“三合一”服务点运营中涌出的亮点活动、成效、工作举措,进一步在社会营造一个崇德向善、书香氤氲的文明新风尚。
专业融合,持续拓宽文明实践发展空间
松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将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文明培育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探索文明实践“1+X”宣讲模式,以微宣讲、微视频、小故事、小戏剧、一月一习等创新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和宣传,群众便于接受。如结合文明新风讲习内容创作《文明殡葬树新风》方言快板宣讲,在农村开路节、开茶节等群众自发性的节日中开展讲习“六进”活动,常态推动“六个我在”活动,通过“理论+文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应不同需求,弘扬新风正气。截至目前,松溪县已成立112支讲习队伍,并建立了县、乡、村讲习网络,这些服务点因地制宜安排不同主题的讲习与实践活动内容,让宣讲与学习在基层蔚然成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覆盖到哪里。松溪县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文明新风,让城乡焕发生机勃勃气象。
共建共融出成效。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平台,鼓励各单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文明实践、宣传宣讲等活动,共同把“三合一”服务点建成学习理论宣讲传播的大众舞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宣讲、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文艺展览、非遗体验、“名片”践行等活动共计600余场次,受众达5万余人,进一步提升了“三合一”服务点的融合度。
激活阅读生态圈。“三合一”服务点的建设将散落在城区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串联起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大幅提升市民参与阅读生活的便利度,让市民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阅读服务。截至目前,各服务点共有书籍9500余册,接待读者超过6万人次,举办阅读分享、绘本导读、亲子活动、主题展览等阅读活动近120余场次。
服务群众零距离。“三合一”服务点一方面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故事”推动理论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主动吸引群众参与讲习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参与群众数量,传播好党的声音。另一方面依托点单模式,依据服务点特色采取“课堂式集中、互动式分散”“唠嗑式讲习”等形式,增强学理论的针对性和用理论的实效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进一步为“三合一”服务点聚拢人气。
精准服务抵民心。“三合一”服务点收集群众的诉求,及时记录并转化分析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简单易解的问题,工作人员现场解答;面对专业性强,较为深奥的难题,积极调派相关领域讲习员定时定点答疑,同时穿插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三合一”服务点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社会问题的桥梁与纽带。截至目前,服务点共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
近年来,松溪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项目打造作为深化拓展中心建设的核心引擎,着力破解文明实践活动“散、小、弱”,以及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点平台,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成功策划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群众欢迎的实践活动项目,通过科学理论传播、政策宣讲、丰富文化生活、移风易俗等多方面工作,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松溪落地生根,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其中,城区湛卢文化体验馆和城郊福文化生活空间(大布)两个服务点,借着湛卢诗歌、松溪版画、湛卢剑(茶刀)、茶蔗文化等丰富业态,已成为松溪城区城郊书香讲习、文明实践活动的新阵地。
群众期待什么,文明实践就回应什么。服务点通过文化讲座、传统技艺传承等,增强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通过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等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群众心坎上,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通过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提供助老、爱幼、健康咨询等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文明实践与产业发展结合,充分运用好松溪讲习班机制,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这些服务点已是汇聚民智、反映民情的前沿阵地,吸引民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拓宽社会治理的参与渠道。
松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合一”服务项目通过创新形式、整合资源、贴近群众,为松溪文明实践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对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贴近群众,项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政策解读、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融入传统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健康义诊、农技指导等实用服务,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这种“服务换参与”的模式,易于复制,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资源整合易实现,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的经验,为实践阵地打造提供了借鉴。各乡镇(街道)可依托“三合一”服务点,联动学校、社工、企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形成协同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形成“1+1+1>3”的倍增效应。强化文明实践长效性,通过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建立“中心-所-站-点”体系,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天天有服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文明实践机制,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现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三合一”服务新模式在松溪天天见、日日新,常流水、不断线,不断巩固文明实践成果,积极创新实践模式,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活动,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松溪县委文明办 叶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