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厦门
弘扬尊师重教精神,筑牢民族复兴根基
//wmf.fjsen.com  2025-09-08 来源:厦门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尊师重教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沉淀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不乏尊师重教的典范事例,曾子避席、魏昭拜师、程门立雪等故事至今仍是广为流传,薪火代代相传。

传承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只是个体的事,也需要社会、政府协同发力,将尊师重教精神转化为全员践行的社会共识。

个体层面,要做尊师重教精神的“传承者”。对于学生而言,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用学业进步回应教师的付出,在毕业后仍然铭记师恩、感恩过往的教诲,就是最朴实的尊师;对于家长而言,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理性沟通育儿问题,形成教育合力,就是对教育工作最大的支持。

社会层面,要做尊师重教精神的“培育者”。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讲述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传递“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价值;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给予教师关怀,在公共场合设置“教师优先”的礼遇标识、组织慰问一线教师活动,推出教师专属优惠活动等,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氛围。

政府层面,要做尊师重教精神的“保障者”。通过完善制度、强化保障,让尊师重教精神从“道德倡导”变为“刚性支撑”。一方面,保障教师待遇,推动教师收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公务员待遇相匹配,完善住房、医疗、养老等配套福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优化职称评定机制,让有能力、有情怀的优秀教师获得更多成长空间。最后,健全教师权益保护机制,对于恶意伤害教师、扰乱教学秩序等行为依法严惩,为教师营造安全、稳定的教学环境。

个体传承精神,社会培育氛围,政府提供保障,三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共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为民族复兴培育更多栋梁之材。(厦门文明网 林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