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以前村民逢红白喜事便大操大办,现在流程简化了、人情负担也少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闽侯县青口镇后福村村民刘大爷说。在移风易俗主题公园,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成员正用方言向村民宣讲新规,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积极力量。这个曾不起眼的小村庄,总人口仅1100余人,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荣获省级森林村庄、省级建设典型村等诸多称号,其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8月29日 文明风)
文化赋能是后福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非遗传承与产业融合,让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后福村有着传承几代人的肉燕手艺,2022年投入150万元打造的肉燕博物馆,成为集文化展示、非遗体验、直播带货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这里,村民刘依伯向游客展示燕皮制作技艺,让这门传统手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同时,后福村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将肉燕产业与高校研学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漫步在“后福裡厝”村史步行街,现代化装饰与街角老宅相得益彰,人文、历史、产业等多元素融合共生。破旧民房改造成的文化街区,既保留了乡愁,又增添了看点。文化的力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生态蝶变是后福村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后福村之美,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更在于对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曾经水体浑浊的梅溪河,如今清澈见底,可见鱼虾游动。近年来,村民个人捐资新建的小桥,横跨在小溪流上,与碧水绿柳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丽画卷。以“福蕴后福、动见未来”为主题的新运动场也即将投用。环境的改善让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大家更有热情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在村委会的引导下,许多村民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了“微菜园”,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了生活情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后福村通过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明润心是后福村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移风易俗与志愿服务在村庄中树立了良好的新风尚。村民曾经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如今在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引导下,流程简化,人情负担减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好去处,农家书屋、多功能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移风易俗评话巡演、迎春送联、爱心慰问等,并通过“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庄治理。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文明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的心田,让乡村充满了温暖与活力。
后福村的“和福”故事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文化赋能、生态蝶变、文明润心这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后福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征程中,我们应借鉴后福村的成功经验,携手共进,写好更多乡村振兴精彩故事,让更多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福州文明网 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