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当文明的种子扎根鹭岛的沃土,当实践的力量赋能基层治理,激荡的,是新时代锐意进取的乐章。9月2日,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顺利举行,来自全市六区的30个优秀案例代表以“路演+答辩”形式,展现文明实践工作者的担当与风采,共同探寻厦门文明实践提质培优的发展路径。
本次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主办,海峡导报社承办。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10个及优秀奖12个。
多元实践 创新案例彰显民生温度
8月21日,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拉开了初赛帷幕,30个承载着民生温度、闪耀着创新智慧的案例从全市六区脱颖而出。30个案例讲述30种实践,决赛现场的精彩呈现,让台下观众深切感受到厦门市文明实践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
金奖案例《海沧“邻家工坊”巧解小修小补难题织就文明实践共享网》针对海沧区小修小补“找师傅难、收费高、借工具难”的问题,组建“爱心商家+手艺人”小修小补队伍,推动形成社区互助文化;银奖案例《鼓浪屿“好小哥”用爱心暖人心 引领道德新风尚》立足“养老需求精准对接”与“新业态群体价值重塑”,探索出多元共生的保障体系;铜奖案例《从“攻心喇叭”到“连心讲台”,大嶝跨越60年的理论接力》则以“声”为媒,打造全域沉浸式宣讲矩阵……一个个创新案例或是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或是传承文化根脉的“新载体”,更成为践行文明使命的“冲锋号”。
赛后,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作为评审组代表发言,她总结:“本次比赛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新’,文明实践工作者围绕特色活动、品牌项目、机制保障、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场景创设、提质培优创新性地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案例令人耳目一新;二是‘高’,来自六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参赛热情高,在短时间内纷纷拿出高质量的成果展示;三是‘广’,案例覆盖领域广、服务人群广,居民群众参与度广,彰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积极影响。”
以赛促育 创新案例凝聚奋进力量
以“鹭岛文明 向新而行”为主题,本次大赛旨在挖掘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育”,真正成为文明实践能力提升的练兵场。近两个月时间里,市委文明办组织多场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导师答疑解惑、传授技巧,帮助参赛者做到懂实践、善表达,精准传递工作理念。“参赛过程中,我们从各区的创新案例展示里汲取到许多宝贵经验,尤其在项目的运营模式、机制创新等方面。这些可落地、可持续、可推广的做法,为我们将来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参考。”参赛选手说。
赛事已落幕,征程再出发。随着一批批创新案例的落地推广,文明实践的种子将在鹭岛大地继续扎根生长,为这座文明之城注入更加持久的活力与动力。(厦门文明网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余健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