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茶小宣”宣讲
义诊咨询、书籍展销、茶文化体验……近日,2025年安溪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走进虎邱镇盖洋书院,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为群众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与卫生服务盛宴。
具有250多年历史的盖洋书院经改造提升,正式揭牌启用,成为安溪首批宗祠(古厝)书院试点之一。这座古老的宗祠焕发新生,转型为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文明实践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阵地,正逐步成为虎邱镇乡村文化新地标。
多元服务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活动在晋源殿舞狮队热烈的表演中拉开帷幕。激昂的锣鼓声瞬间点燃现场气氛。现场不仅有歌曲演唱、琵琶合奏、笛子独奏等文艺表演,还有《心梗的预防和识别》健康讲座,为群众带来满满的收获与幸福,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此外,新华发行(集团)安溪分公司、县卫健局、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还结合各自实际,在现场同步开展新华书店特惠售书、健康义诊、茶饮品鉴等多样化服务,把实惠与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还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学到健康知识。”虎邱镇湖坵村村民林伟红高兴地说。
活动中,还举行“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比赛颁奖仪式、“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授旗仪式。来自虎邱镇的“茶小宣”王碧霞还带来“茶农旅融合新名片 虎邱品牌促振兴”专题宣讲,分享虎邱镇的发展经验。
据了解,“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比赛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于今年1月份启动,历时5个多月。来自24个乡镇党委及17个系统党委的61名优秀青年干部,平均年龄不足30岁,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宣讲队员用鲜活语言和真实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安溪实践相结合,以“青言青语”和非遗、音乐等创新形式,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现场还为15名文化特派员颁发聘书。目前,安溪已遴选30个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较好的村(社区)作为文化特派员派驻点,从县直机关、学校、文艺家协会等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派驻。他们将持续挖掘乡村文化亮点,激活本土资源,为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义诊
古韵新风 打造基层文化新地标
盖洋书院位于虎邱镇湖坵村,系该村2019年翻建完成的祖厝。其原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因年久失修,于2017年4月启动重建。重建过程中,筹建组倡议将宗祠转型为公益书院,作为周边孩子的学习场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实现血缘与文脉的有机融合。
走进盖洋书院可以看到,书院藏书丰富,涵盖经典名著、历史文学、社会科学、科技艺术、教辅类等书籍,还有一个农业类专柜。书院免费向当地村民和孩子们开放,提供免费借阅服务,附近村落的学生也会慕名而来,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书院计划组织村落的大学生和社会资源,为当地孩子免费提供美术、书法、音乐、棋类和体育等素养类培训,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培养一技之长,提升综合素养。
今年来,安溪县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抵基层,鼓励城乡村居依托现有宗祠或古厝场所改造成宗祠(古厝)书院,并规范管理、开展活动,构建“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文明实践”三位一体的基层文化生态,从而增强茶乡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盖洋书院也成为全县首批8个试点之一。
据介绍,盖洋书院将承载多重功能,既是理论宣讲的基层网点,能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群众身边;也是全民阅读的书香空间,为村民和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同时还是专家(名师)授课的公益讲堂、校外研学的载体平台、文艺交流的大众舞台以及文明实践的心香居所,未来将成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阵地。
活动中,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安溪分公司还向盖洋书院捐赠一批书籍,为书院再添书香。
“宗祠变书院,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希望。”盖洋书院执行院长林两全表示,书院将作为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阵地,系统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打造扎根基层、滋养民心的重要平台,为乡村振兴赋能。(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和俐)
舞狮表演
书籍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