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1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会上,多位华侨华人代表介绍了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见面会上,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名字就是祖籍福建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在他的带领下,海外侨胞舍生忘死,为国纾难,为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
祖籍福建泉州的林文猛是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他说:“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等著名爱国侨领组织抗战救亡团体3940多个,成为支援中国抗日的重要力量。在他的影响下,缅甸爱国华侨变卖家产,捐资超过4亿元,捐赠飞机19架。”
在缅甸,林文猛始终支持在缅中国远征军纪念设施建设、维护和祭扫,开展抗战老兵及后裔关怀慰问。他说:“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命运始终与祖籍国紧密相连。”
这种跨越国界的家国情怀,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群中同样熠熠生辉。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在当地长期致力于推动华人社区的历史传承与公益事业,承担南侨机工墓地维护及祭扫工作,积极弘扬南侨机工精神。据他介绍,早在1947年,吉隆坡广东义山就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南侨机工纪念碑,“1938年至1942年间,南侨机工在陈嘉庚老先生的号召下,踊跃参与回国抗战,把物资经过滇缅公路运送回祖国”。
南侨机工是海外华侨抗日救国团体应祖国请求而派遣的规模最大的一支队伍。在抗日战争中,滇缅公路是我国唯一的抗日补给国际通道。为保障这条抗战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共有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在这些舍小家为国家、慨然选择冒着生命危险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里,福建籍华侨达800多名。
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徐松华说:“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不仅自己带头捐款捐物,还发起组建了海外支援抗战华人群体,这一段历史是需要我们铭记的。”
回望抗战的历史,海外侨胞或是为支援抗战奔走呼号,或是与侨居地的民族并肩作战,或是跨越山海,投身保家卫国的洪流,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徐松华说,这种万里同心确实是抗战华侨一辈留给我们华侨下一代的珍贵财富。
说起万里同心,杨博耀提到了当年女扮男装、毅然加入南侨机工行列的白雪娇。祖籍福建安溪的白雪娇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富商华侨家庭。她化名“施夏圭”弃笔从戎——“施”是母姓,“夏”为华夏,“圭”谐音“归”,寓意“为华夏而归”。
“海外侨胞以万里同心、家国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把个人命运和祖籍国紧密相连。同时,海外侨胞在居住国与当地的民众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这种跨越民族与国家的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说。
当站在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海外侨胞群体正致力于抗战记忆的代际传承。林文猛说:“我们虽然身在海外,但是永远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发展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职责,万里同心在今天仍然有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