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南平
6000枚鸡蛋“煮”出医患情深
//wmf.fjsen.com  2025-08-2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清晨七点刚过,一股淡淡的蛋香,又准时飘荡在武夷山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走廊。主治医师叶凯端着一碗刚出锅的鸡蛋走进病房。

“来,趁热吃,营养跟上,病才好得快。”他温和的声音像暖流,熨帖着病床上那些患者。

这缕温暖的病房烟火,始于2024年4月。叶凯注意到不少患者因病情胃口差,身体消瘦。一个朴素的想法扎了根:得加点营养。于是,他默默开始自掏腰包买鸡蛋、煮蛋的行动。

每天清早到医院,叶凯第一件事就是到科室办公室煮鸡蛋。一年多来,风雨无阻,每月400多枚蛋,至今已煮了约6000枚,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送到患者床头,为他们补充营养。“每月大约300元,负担得起,我爱人也很支持。”对于这笔额外的支出,叶凯语气平淡。

起初,有患者不好意思,连连推拒。叶凯就站在床边耐心劝:“吃一个,身体有劲,恢复才快。”真诚融化了生疏。

“住院14天,我爸重了6斤,真的要感谢叶医生。”8月20日,出院当天,患者王槐朝的女儿高兴地说。王槐朝身高一米七,但入院时体重仅41公斤。叶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甚至用上了特别的“激励法”:“你太瘦了,一定要多吃点。要是体重不涨上去,我就不让你出院。”这份带着暖意的“威胁”,成了查房时的日常玩笑,而更多的保障,是叶凯每天为他送来的那份“早晚双蛋”加餐。

叶凯的用心,浸润在诊疗的每个细节中。每天雷打不动的三次查房是他的铁律,即使要下乡或出门诊,也必定提前到岗查完所有患者。“多查房才能掌握病情变化,也让患者感觉被重视。他们安心了,信任就有了。”这份信任,是在患者排便困难时他毫不犹豫俯身相助的果决;是在患者出院时他主动递上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纸条,叮嘱“有事随时找我”的牵挂;是在深夜接到焦急电话时,他忍着疲惫依然温和指导的耐心。

科室墙上一面面锦旗,病房里一句句“叶医生真好”,都是信任开出的花。

2020年援鄂抗疫,是叶凯职业信念的“淬火点”。在宜昌撤离时,百里长街群众自发相送的场景,深深烙印在他心底。“那种无与伦比的职业荣誉感,终生难忘。”他坦言,“那一刻才真正懂得了医生的神圣,我想踏踏实实做点对患者有用的事。”

援鄂归来,他的格局更加开阔。作为“千名医师下基层”的践行者,他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开车颠簸在乡间小路,入户随访、健康宣教。“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可能走不完,但我立志要走遍武夷山的每一个犄角旮旯。”在五夫镇、兴田镇,即使只去过一次的村子,村民也记住了他的名字:“那个叶凯医生,非常好!”

从业十三年,从清晨病房里飘散的鸡蛋香,到周末下乡车轮碾过的坑洼泥泞;从援鄂火线的淬炼,到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叶凯无声诠释着:一位好医生,不仅要有妙手回春的医术,胸膛里更需跳动一颗视患如亲的滚烫仁心。“真心为患者好,误解就少,信任就多。”这是叶凯最深的体悟。

在广袤的县域基层,无数像叶凯一样的医者,正用平凡的坚守,守护着万家安康的灯火,他们是群众身边最踏实的健康守门人。(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占婷 王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