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再次关注了古城泉州。据报道,福建泉州推出声光电沉浸式演出非遗快闪等多项夜间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游客。仅今年7月以来,泉州就已接待游客超过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在“夜经济”的有力刺激下,古城泉州正成为一座“不打烊”的光明之城。
随着文商旅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泉州正多元引力点亮“夜经济”。在鲤城,前几日,位于中心市区中山南路的中医药膳养生街区夜市“鸣锣开市”,融合草本清香与人间烟火气的中医养生夜市,为市民、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健康夏夜新体验。在丰泽,结合暑期夜间消费热点,当地串联滨海浪漫线7个点位,策划了涵盖灯光秀、音乐会、簪花啤酒季等11大板块49项活动,并在蟳埔推出簪花、旅拍、问海、巷遇、听音、看戏、品鲜、乐购“八大体验”。在安溪,从茶香四溢的特色茶馆到烟火升腾的夜市街巷,从活力四射的健身场所到繁华热闹的地摊经济,“夜经济”点亮了市民的夏天,也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新场景,令泉州“夜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夜经济”的聚焦区域逐步形成,文化非遗赋能成效初显,夜间CityWalk成为一种新潮流。
激活“夜经济”,首要是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在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不久前,市商务局牵头发布了《泉州市关于推动全市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要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宿、夜学”等多元化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泉州特色的夜间消费品牌和活动。古城泉州文商旅资源得天独厚,但是只有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做好业态发展引导,遵循“一盘棋”的思想,才能避免单一化、同质化,打造业态丰富、品质高端、特色差异、有机联动的“夜经济”聚焦区域。
激活“夜经济”,要与特色文史艺术资源融合。在完善餐饮、娱乐、购物等业态配置的同时,县域应深挖地方的历史、人文、艺术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体验,推进文商旅娱体大融合,打造一站式的夜间消费与体验区域。比如,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和五店市街区近年来探索出“保护+活化”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梧林村通过古建筑修复和非遗展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店市街区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基础,打造了集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活力商圈。
激活“夜经济”,也要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夜经济”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电子商务密不可分。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仅增强了夜间消费的体验感,也提升了“夜经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仅能促进消费业态升级,还可以结合消费者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路线、打卡服务等,实现“一部手机游泉州”。此外,运用数字技术还可以创新营销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等提升消费场景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前往体验。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泉州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9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其中,过夜游客2308.95万人次,增长30.0%,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45.3%。如何进一步激活做大泉州“夜经济”,既有优势,也有挑战。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的趋势,泉州“夜经济”必须提供更加多元化、融合化、体验型的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多方位满足消费分级需求,促进消费落地,不断推动泉州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泉州文明网 温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