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杨福英
文明风8月26日讯 在平和县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杨福英步履匆匆的身影。这位2023年度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2024年度福建省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称号的获得者,已经用4271.77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丈量了平和县的每一寸土地。她肩上的背包里,装着助学金和文具,更装着无数困境学子的希望。
八年前,杨福英与几位爱心人士播下一粒公益的种子——平和县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悄然成立。从此,她的日历上再难找到“休息日”三个字。她精心策划培育的“爱,伴你成长”、“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暖冬行动”等十余个公益项目在平和大地生根开花。她是困难家庭眼中带来希望的“天使姐姐”,是孤寂老人心中贴心的“女儿”,更是众多困境学生依赖的“爱心妈妈”。
文峰镇的小莉同学是残疾人林伯的养女,性格内向自卑,家庭经济困难。杨福英得知后,每月为她提供500元资助。当小莉初入县一中就学时,陌生环境让她愈发沉默。杨福英便利用周末带小莉购置学习资料,邀她到家中感受温暖;节假日登门促膝长谈;生病时陪伴就医。点点滴滴的关怀如春雨润物,终让小莉敞开心扉:“杨老师,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开朗了,没有您,我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快乐。”当笑容重新照亮小莉青春的脸庞,杨福英看见的,是无数个“小莉”正在被爱点亮,在关怀的土壤里悄然蜕变、向上生长。
杨福英深知,微光汇聚才能燃起希望长明之火。她既是身体力行的资助者,更是穿针引线的“温暖女侠”。为将助学金与学习用品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她和志愿者们翻山越岭,时常披星戴月奔忙在路上。那些浸透汗水的路途,只为快一点见到孩子,让资助快一刻送达,陪伴多一分温暖。八载光阴流转,当初受助的300名孩子中,已有145名昂首迈入大学校门。更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选择重返协会,从“受助者”蜕变为“助人者”,成为杨福英播撒的爱心种子结出的新芽,在公益的土壤中接力生长。
在杨福英的组织带领下,“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项目如星火燎原,覆盖平和县各乡镇。项目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吸引100多所高校、730余名返乡大学生,组成65支教育关爱团队,开展活动445场次,服务乡村学生15200多人次。曾经怯生生的受助少年,如今已成为支教队伍里自信担当的主力军——这是最动人的回响,是善行最恒久的回音。
这份事业,从来不是杨福英的孤军奋战。这位五星级志愿者以质朴热忱的人格魅力,将公益的星火引入家门:女儿成为协会中坚力量,女婿主动包揽协会重活累活,爱人则默默提供坚实后盾。全家同心,共筑助学舞台。其赤诚更感召了四方乡贤与商会力量,厦门市平和商会、泉州市平和商会等爱心力量纷纷加入,协会还在厦门成立了助学联络处,爱的辐射圈日益广阔。
“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帮助,让协会的公益之路走得更长更远。”这是杨福英心中不灭的信念灯塔。从一人独行到众人同行,从一束微光到漫天星火,杨福英的助学长征路,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平和大地焕发出温暖而持久的光华,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志愿者的初心使命与时代担当。(平和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