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厦门
厦门:鹭岛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
//wmf.fjsen.com  2025-08-25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童心向党 护航成长”榜样夏令营组织上百名少年走进“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参观。

“童声嘹亮·礼赞百年”庆祝建党104周年红歌会活动气氛热烈。

孩子们参加龙舟文化夏令营,体验划龙舟的乐趣。

初秋的鹭岛,阳光依然炽热,孩子们的笑脸明亮又灿烂。为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家教有指导、安全有守护、困难有帮扶的快乐暑假,厦门市妇联汇聚多方力量,联动各级妇联和社会资源,以“鹭岛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为主题,全面开展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这一举措是厦门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实践,也是响应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暑期关爱工作统一部署的具体行动。厦门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全市各级妇联积极回应社会和家庭关切,分类、分层、分级实施关爱服务,已累计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17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6000多人,受益儿童近5万人次。

传承红色基因

在红色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

思想引领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今年暑期,市妇联将红色教育与亲子互动、科技创新相结合,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信仰力量。

市妇联精心策划系列主题夏令营,以家国情怀为内核,为少年儿童搭建感悟成长、播种热爱的鲜活课堂。“童心向党 护航成长”榜样夏令营百余名少年走进“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触摸红色印记,追寻先辈足迹;国防教育营地里,孩子们沉浸式参观军事展区、演练战术动作、参加国防知识竞赛、模拟战地急救,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国防观念,树立责任意识。

“科技引航 环保同行”垃圾分类研学营组织少年儿童探访科技馆,探索环境奥秘,培养环保理念;“三新童聚 暖新启航”科技探索营走进天卫科技,学习我国航天知识。我国航天事业的硬核实力震撼了孩子们的内心,澎湃的民族自豪感激荡心间。

在市妇联主办的“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宣讲活动中,AI技术与传统宣讲创新融合,让李林的英雄事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焕发光彩。孩子们通过虚拟互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场景,与革命先烈跨越时空“对话”,感受历史温度,传承先辈精神。

暑假期间,全市各级妇联还注重将红色教育与本土文化结合,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厚植家国情怀。海沧区妇联开展“糕颂传承——美丽庭院红色亲子行”活动,进城务工子女与家长们一起制作传统糕点,在劳动和游戏中学习红色故事;湖里区妇联依托“海堤精神实景课堂”,通过讲解、场景还原和青少年现场分享,让孩子们触摸历史,感悟“海堤精神”。

此外,思明区、集美区、翔安区等区妇联纷纷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其中,有的邀请退役军人讲述戍边卫国故事,有的组织亲子家庭观看红色电影,有的举办红色阅读会。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刻感悟红色精神的内涵与力量,激励他们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家教指引

在科学指导中促进亲子成长

暑期是亲子陪伴的“黄金时段”。市妇联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推动科学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升育儿智慧。7月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已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近80场,服务2万多人次。

这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盛宴。在厦金亲子夏令营中,亲子家庭在中医药文化馆感受国药精粹,在艾普科技解码光学奥秘,在“屿见闽南”景区中沉浸式学习闽南文化,在互动中拉近亲子距离,融洽了亲子关系。在“暖心灵 伴成长”父母成长训练营里,心理专家带领家长们通过互动游戏,学习识别孩子的厌学情绪并掌握应对策略。参加训练营的一位母亲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是责怪孩子,现在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沟通了。”市妇联、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还携手思明区第二实验小学发起“趣学营”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青少年收获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

结合实际情况,各区妇联推出特色家庭教育活动。其中,湖里区邀请家庭教育特派员开展“拒绝手机诱惑,做学习的王者”讲座,化解家长对孩子沉迷网络的担忧;同安区组织部队亲子家庭参加“鹊桥连军营 家书载家风”军民家风传承活动,在趣味互动与文化浸润中,加深军民情谊;翔安区举办“沟通让爱更简单”亲子活动,用情景模拟、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搭建亲子沟通桥梁。

筑牢安全防线

在鲜活体验中提升自护能力

安全,是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一直以来,市妇联都把“安全守护”贯穿暑期儿童关爱全过程。

暑假期间,市妇联开展“巾帼守护·暖心同行”安全护航行动、“和你在一起——暑期儿童安全守护”巾帼志愿服务行动,结合“遇‘建’近邻,巾帼同行”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推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教育等主题活动200多场,服务妇女儿童近万人次,以多元形式为青少年撑起“安全晴空”。

各区妇联结合特色阵地,持续强化儿童安全教育。其中,思明区组织儿童走进蓝天救援队训练基地,观摩无人机巡航与海上智能救援装备;集美区开展“安全记心间 平安乐无边”暑期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暑期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儿童的安全意识;海沧区举办交通安全讲座,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实用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同安区将“防溺水”安全警示课堂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直接送到各村(居),有效提升了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家庭自护自救能力;翔安区联合多方力量开展第十六届“小法官夏令营”,孩子们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化身“小法官”参与模拟审判,在体验中学习法律知识。

“原来火灾逃生要捂住口鼻,弯腰前行!”一名参加消防科普活动的小学生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收获。全市各级妇联开展的这些鲜活体验活动,不仅提升儿童防溺水、防欺凌、防侵害等能力,而且让“知危险、会防范、能避险”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

汇聚爱心资源

多元模式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有了这些暑期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陪伴和温暖。”一位家长由衷地感慨道。今年暑期,全市各级妇联分类、分层、分级推进儿童关爱服务,精准对接家长与孩子的多样化需求,层层动员形成合力,活动分类有序、精准有效。

各级妇联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7月以来已走访困境儿童3000多人次,提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和生活帮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市、区、街(镇)、村(居)四级妇联同步联动,厦门已形成覆盖全市各社区(村)的“爱心妈妈”网络。目前全市已组建社区(村)“爱心妈妈”队伍500多支,全面覆盖辖区内的困境儿童。比如,市妇联开展“爱心妈妈驿站·筑梦星空行动”家庭关爱服务项目,为心智障碍者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思明区启用“微笑妈妈”公益小店阵地,通过组建志愿队伍、爱心联盟帮扶及公益互动等形式,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为困难妇女儿童及新就业群体子女送去温暖与希望。集美区妇联开展“爱你爱悦读·爱心妈妈结对共读”暑期儿童关爱活动,“爱心妈妈”和孩子们在墨香和笑语中共度美好时光。

“孩子没人带”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暑期难题。暑假期间,市妇联、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萤火计划——2025年‘逐梦童行·情暖童心’公益研学夏令营”。海沧区妇联联合工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开设41期公益暑托班,惠及2465名儿童。湖里区妇联联合社区开设公益暑托班,提供课业辅导与兴趣课程,孩子们在托管中收获成长,家长们得以安心工作。(厦门文明网 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