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沉浸式体验,让阅读‘活’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书”菜碰头会在福安市图书馆拉开帷幕:孩子们穿梭于书架间,搜寻着含有蔬菜内容的书籍,凭借阅凭证兑换新鲜蔬菜;家长与孩子围坐手工区,用轻粘土捏出栩栩如生的“果蔬”……蔬菜与书籍的奇妙碰撞,让阅读有了烟火气,更藏着福安市“书香福递”活动深耕三年的文明密码。
自2022年4月启动“书香福递”活动以来,福安市以“文明福递,传递书香”为宗旨,用创新打破传统阅读边界,让墨香跨越城乡、穿透壁垒,在福安城乡上播撒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种子,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注脚。
创新“点单派单”模式
让阅读服务精准触达
过去,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面前,不少读者都曾经历过“书海寻踪”的茫然,馆藏资源与读者需求错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福安市创新推出的“书香福递”项目,以精准的“点单派单”模式为这一困境提供了破解之道,切实满足了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书”菜碰头会现场,市民搜寻含有蔬菜内容的书籍。
“现在,每月我们都可以到街道设置的‘书香福递’投递点填写‘书香心愿’,很快就能收到来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反馈和书籍派送。”刚投递完新一期心愿的郑女士欣喜地说道。
“书香福递”投递点。
三年来,“书香福递”项目始终如一地架起市民阅读需求与图书资源之间的桥梁。市民只需简单填写心愿单——无论是专业学术著作、儿童启蒙绘本,还是文学经典作品,市图书馆都会每月从上千份心愿单中精心梳理归类,将带着墨香的新书免费送达读者手中。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让读者告别了“大海捞针”的困扰,更让图书馆通过心愿单大数据分析,勾勒出清晰的市民阅读图谱,据此优化馆藏结构、实现精准采购,让每一本藏书都能找到真正需要它的读者。
截至目前,活动已累计送出心愿书籍约3000册,每一页都浸润着“按需服务”的人文温度。
织密“服务网络”触角
让书香浸润城乡角落
福安市打造的“图书馆+”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城乡神经末梢,织就一张“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书香网络。
漫步福安城乡,“文明福递心愿点”如璀璨繁星般遍布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这些家门口的阅读驿站,让市民随时都能播撒阅读的种子,收获知识的果实。
福安市图书馆与赛岐中学共建的图书流通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校园里,“书香福递”项目犹如一座座明亮的灯塔,为孩子们照亮求知的道路。市图书馆与赛岐中学共建的图书流通点,不仅缓解了乡镇学校图书资源短缺的困境,更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乡村孩子架起通向广阔世界的知识桥梁。而在“警民图书流动站”里,精心挑选的政治理论读物和法律专业书籍,则成为干警们提升专业素养的“精神充电站”,实现了文化惠民与警民共建的双赢。
福安市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寻宝记”主题活动。
今年以来,福安市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书香”为目标,精心策划了数百场形式多样的“书香福递”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阅读改变生活,文明重塑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浓郁的书香已成为福安最鲜明的城市特质,阅读正转化为这座城市赓续不绝的文化基因,绘就着新时代最动人的人文风景。
彰显“活动成效”聚力
让文明实践结出硕果
走进福安市首个智慧化阅读空间,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座集智能借阅、沉浸式阅读与图书共享于一体的创新型文化空间,以科技赋能传统阅读服务,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城市文化充电站”。
市民体验智慧化阅读空间。
“空间采用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市民凭身份证或读者证即可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自由进出,借助自助设备完成图书借阅、归还等全流程操作,真正实现了从‘人工服务’到‘智慧服务’的跨越式转变。”福安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一举措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作为福安图书馆30多年的老读者,黄春柳在体验智慧化服务后深有感触:“从传统借阅到现在的智能模式,变化太大了!现在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借还图书,既智能又人性化,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国风吉祥剪纸——书香伴童年主题活动。
福安市积极盘活各类文化资源,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校园阅览室等场所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全民阅读网络,将阅读资源转化为文明实践载体,让智慧阅读的春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从乡镇书屋的墨香氤氲到云端阅读的智慧分享,一场场聚焦红色文化传承、“福”文化焕新、名师云讲堂的“书香福递”活动,让市民们不仅能触摸历史的厚重、感受文字的温度,更能在文明实践的沃土中,共筑精神家园的向上力量。未来,福安市将继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福安最鲜明的文化标识。(宁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