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漳州市龙文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资源,持续探索“文明实践+”多元路径,优化文明实践内容供给,为文明注入深厚底蕴与丰富内涵。
在漳州龙文区福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多位阿姨自发组成“闺蜜养老团”,日常里互帮互助、彼此照应。虽非亲姐妹却情同手足,把平淡的晚年日子过成了让人羡慕的模样。
走进龙文区福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阵轻快的音乐伴着整齐的脚步声传来——“闺蜜养老团”的走秀活动正在进行。阿姨们身姿挺拔、步伐稳健,若不细说,很难想象她们已是享受晚年的年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小张介绍,小区里20多位阿姨组成的这个养老团,用跨越血缘的情谊搭起了“抱团养老”的温暖港湾,彼此陪伴着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翟淑萍阿姨表示:“参加到这样一个抱团养老的组织里,也是缘分。在小区里,一开始也谁不认识谁,都是带孙子在一起运动。我们问问‘你是哪的?’‘她是哪的?’就这样认识了。”陈乐华阿姨说:“我原来在江西老家的时候喜欢走秀。到了漳州,碰到东北的大姐。我们走秀的人走出来气质不一样。我问她:‘你是走秀的吗?’她说:‘是啊,我喜欢呀。’我说:‘那就好,我们一起走秀吧。’然后我们两个人就把周边的朋友拉起来。”
如今,这个“闺蜜养老团”已从兴趣小组发展出4个特色小组,成员们还自发建立了“今天我服务”轮值制度,从关爱小区老人到陪伴就医,她们将琐碎日常过得丰富且有保障。
陈乐华阿姨说:“我们一起喝茶聊天,哪一个人不舒服,其他人可以帮助她,我们会带她就医。集体活动我们也会认真参加。我们会约上一起出去旅游。抱团养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最主要。我们开心,身体就好。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很漂亮、很潇洒。”“我们现在就跟亲姐妹一样,感情很好。我们要干什么都一起。你家有什么事,社区实践站有什么事,我们都去帮助。”翟淑萍阿姨说。
每天清晨,这群平均年龄60多岁的阿姨们总会聚在一起晨练、跳舞、写书法、唠家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贴心地为她们准备了专属活动室,还定期安排医生来义诊。
这样的 “闺蜜养老团”,也让家属们非常支持。“我非常支持。年轻人平时白天上班,孩子也去上学,老人在家比较孤单,如果有这种同龄的老人一起,可以搭个伴、聊个天,有个头疼脑热可以互相照应,这是非常好的。”一位家属表示。
7月24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福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 “闺蜜养老团”,是老龄社会里一道温暖的光。20 多位阿姨以兴趣为纽带,用互助织就晚年依托,打破了 “养老靠子女” 的传统思维定式。
她们从陌生到亲如姐妹,从共同爱好到轮值帮扶,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自家,让孤单化为陪伴。这种自发形成的 “抱团模式”,既填补了家庭照护的空隙,又激活了社区的情感联结。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支持更让这份温暖有了支点。当养老不再是个体的焦虑,而成为群体的守望,便照见了夕阳红里最动人的生活智慧——幸福晚年,从来不止一种答案。(漳州文明网 漳视新闻 龙文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