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返乡大学生为社区孩子提供公益课业辅导。金山街道 供图
文明风8月14日讯 近日,在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一项由物业牵头的志愿服务新形式悄然兴起:返乡大学生利用假期为社区孩子提供公益课业辅导,不仅贴心解决了家长的暑期看护难题,更让孩子们在社区里收获了成长与欢乐,成为街道基层治理中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点赞。
在建发五缘映月小区的公共空间,“四点半学堂”里一片安静,七、八名小学生埋着头奋笔疾书。在他们身旁,一位年轻的小老师不时俯身指点,解答疑难——她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大一学生郑轶尔。过去一周,每天下午三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值班”两小时,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时不时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家人看到物业在征集大学生志愿者,就推荐我报了名。”郑轶尔坦言,很乐意在自己家门口参与志愿服务,还能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
据了解,还有来自澳门大学、集美大学等返家大学生都加入了社区微支教的活动中。许多家长反馈,这不仅让大学生的假期更加充实有意义,也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更让小区的公共空间资源“活”了起来,邻里关系也在这种互助氛围中悄然升温。
带领孩子们晨跑。金山街道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发五缘映月、建发五缘灏月等小区物业还创新推出了“暑期蜕变营”系列活动,解决了家长暑期看护难题。“孩子回来兴奋地跟我讲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造纸有多神奇,这种体验比书本生动多了!”小区业主王女士口中的“神奇体验”正是“暑期蜕变营”里的非遗课程。
在物业的精心组织下,手绘脸谱、古法造纸、扎染等非遗技艺走进社区。小业主们亲手操作,在墨香与色彩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感受非遗魅力,从小培养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一二一!”清晨的小区广场上,建发物业退伍军人带领孩子们晨跑、锻炼,成为社区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从“四点半学堂”到“暑期蜕变营”,通过整合资源,构建起“物业搭台、专业赋能、社区共育”的服务新模式,不仅精准破解了暑期“带娃难”的民生痛点,更丰富了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内涵,为金山街道探索社区服务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金山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需求,鼓励更多社区探索便民利民的服务模式,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成为现实。(夏菁 林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