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德化宝美村的优秀家风代代相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德化县龙浔镇是全国文明村镇,这里以深厚的家风文化底蕴为基,以多元的文明实践阵地为台,让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互动体验中浸润人心。
家风家训作表率 移风易俗见实效
龙浔镇宝美村苏氏家庙,既是家风家训馆,更是传承优良传统的核心场所。“恪尽忠孝,奉行礼义;敦亲睦族,诚信和气;勤读诗书,努力进取......”瓷板画鲜活呈现着苏氏的家风家训,《龙井苏氏》《德化苏氏》等刊物承载着家族的精神密码。据记载,龙井苏氏入闽始祖苏益于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随王潮义军入闽,任泉州都统领军使,镇守闽南,晚年建芦山堂。芦山堂苏氏名人辈出,其家族精髓凝聚为32句、128字的《苏氏家训》。
“移风易俗非口号,需人带头,更需文化滋养。”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苏逸林介绍。
在宝美村,老先生苏尧棠便是移风易俗的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多年来,他带头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不仅如此,每年8月,他还会牵头组织开展奖励优秀学子活动,以实际行动鼓励年轻一代勤学向善,让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在村里蔚然成风。这种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的方式,让移风易俗工作有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群众基础。
文明阵地筑平台 文化浸润育沃土
移风易俗的深化,离不开文明实践阵地的有力支撑。在德化县,位于龙浔镇丁墘村太平宫窑的闽台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交流基地等文化地标,正以其独特魅力助力文明新风的传播。
“这些场所既是德化代表性的非遗体验点,也是重要的文明实践阵地。”德化龙浔镇丁墘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文芳说,“我们旨在为群众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平台,让大家在感知陶瓷文化脉动的同时,体悟文明的深意。”
文明实践点太平宫窑作为德化县“窑火传薪路 瓷都文明行”文明实践文化精品路线的重要一环,人们可在漫步中零距离对话陶瓷文化。市民与游客通过亲手拉坯、彩绘的沉浸体验,在陶瓷艺术的精妙技艺里,潜移默化地感受诚信、匠心、和谐等文明理念的独特魅力。
德化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苏氏家庙的家风传承,还是太平宫窑等阵地的文化体验,均以多元形式推动着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它们如同遍布城乡的文明“驿站”,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素养,使移风易俗在文化浸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林杰 通讯员 李宏图)
记者手记
今日龙浔镇,家风家训的精神根系已然深扎,文明实践阵地的磁吸效应持续释放,移风易俗的累累硕果日益彰显。其以家风润民风、阵地促实践的“双轮驱动”模式,生动诠释了德化县以文化为魂、以阵地为桥的精神文明建设路径,为新时代谱写乡村文明新篇章提供了富有启迪的“德化样本”。
文明实践点太平宫窑深受学生欢迎。文明德化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