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泉州
泉州印发《方案》 在全市开展“公共生活好习惯 文明有礼泉州人”文明素养提升行动
//wmf.fjsen.com  2025-08-13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打造“文明有象”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近日,泉州市委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公共生活好习惯 文明有礼泉州人”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广泛开展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提供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方案》围绕八个方面开展系列行动,于2025年8月启动,持续至2027年底。

“净美家园·泉州有礼”环境提升行动

倡导垃圾分类、科学减量,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爱卫同行、文明健康。聚焦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强化“门前三包”责任,解决社区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沿街商家、城乡接合部、世遗点及周边等重点区域脏乱差问题,纠正高空抛物、随地吐痰、乱贴乱画、乱泼污水、违规占道等不文明行为,普及“最好的保洁是不乱扔垃圾”的共识。结合“古城徒步”“世遗研学”等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洁净家园·守护世遗”微志愿服务,推动环境整洁有序。

“安全畅行·泉州有礼”文明交通行动

倡导按灯停走、按道行驶,按位停车、规范驾乘,文明礼让、平安出行。针对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等不良行为,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警示。强化快递、外卖平台企业及骑手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管。加强“一老一小”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提升学生和老年群体“知危险会避险”能力。制作刊播交通安全普法专题作品,开展“文明交通 海丝同行”“美丽乡村行”“文明出行 清静你我”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扩大社会宣传面。

“食安惠民·泉州有礼”文明餐桌行动

倡导按需点餐、按量取餐,公筷公勺、拒食野味,尊重劳动、节俭惜福。开展“光盘行动”“带走半瓶水行动”等,在景区景点、酒店、美食街、学校食堂等餐饮场所开展文明餐桌打卡活动,提高文明餐桌知晓度和支持度。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将厉行节俭贯穿餐饮全流程,有效减少“舌尖上的浪费”。聚焦食品安全满意率提升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做好“餐饮垃圾分类”及餐厨垃圾减量工作,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言行恭善·泉州有礼”文明礼仪行动

倡导出言有尺、行事有度,仪表得体、举止文明,以诚待人、谦恭友善。针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言语粗俗、恶意占座、随意插队、禁烟区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引导。依托新媒体矩阵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深化“存正心 守正道 养正气”宣传教育,在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文明泉州、精彩文旅”主题活动,推动各文明单位、行业窗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发挥示范作用。开展“文明礼仪润于心 行为习惯践于行”主题实践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畅游海丝·泉州有礼”文明旅游行动

倡导尊重风俗、知理明礼,相互礼让、安全有序,爱护环境、保护古迹。注重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文明旅游活动,以“文明实践+文明旅游”的模式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以23条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精品路线为重点,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服务和引导。创作并推广一批融入泉州元素的文明旅游动漫短片、主题小品、情景秀等,在重要节日、寒暑假等旅游出行高峰期倡导文明游玩,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文明观影、观演、观赛宣传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观看环境。

“清朗网络·泉州有礼”网络文明行动

倡导文明上网、安全用网,明辨是非、抵制谣言,网聚诚信、德立于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开展“网聚文明力量·共建美好泉州”泉州市2025年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网上宣传,打造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实施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行动,强化网络诚信宣传引导,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助力诚信泉州建设。强化网络平台监管,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依法用网。

“规范养宠·泉州有礼”文明养犬行动

倡导养犬办证、遛狗拴绳,犬便清理、犬吠制止,不入禁区、避让老幼。多平台多渠道广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引导与监督巡查,结合日常执法工作开展违规养犬纠治,规范养犬行为。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犬只免疫、科学饲养、犬便清理、养犬办证等养犬知识,将文明养犬纳入社区文明公约,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新风·泉州有礼”移风易俗行动

倡导俭以养德、节俭办宴,婚事新办、厚养礼葬,移风易俗、文明理事。突出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问题,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一约四会”基层自治优势,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润万家”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和乡村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规范和引导。积极探索祠堂、庙堂、教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成为凝聚文明新风、传承文明根脉的文明礼堂。(泉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