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福州乌龙江畔的千年古镇螺洲,素有“小福州”之称,这里不仅保存着完整的古建肌理,更孕育了无数文化名人。
位于这片人文沃土核心区的吴厝村,是《潜伏》主角余则成的历史原型、隐蔽战线英雄吴石将军的故乡,享有“英烈故里”的盛名。
千百年来,吴厝人将“忠孝传家”的祖训融入血脉,在乌龙江水的滋养下,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如今,这个入选“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传统村落,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底,探索出一条保护创新、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逐渐成为福州城市慢生活的文化新名片。
乌龙江畔 赤子丹心照青史
毗邻乌龙江的吴厝村江墘埕1号,一座看似寻常的小院子,可斑驳的砖墙与古朴的门楣却无声述说着这里的不凡。它正是吴石将军的故居。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座两进的木结构院落映入眼帘。正厅保留着百年前的风貌,墙上悬挂吴石的画像及生平事迹。“这些年,前来瞻仰吴石将军的人越来越多,他是吴厝的骄傲。”吴厝村党总支书记轻抚着展柜说,将军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吴石一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解放前夕本有机会留在大陆,却毅然选择深入虎穴,只为心中“家国”二字。故居前的将军广场上,吴石的雕像巍然而立。石墙镌刻其生平,以及诗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正是其传奇人生的最佳写照。
走进吴公祠堂,这里记录着螺洲吴氏繁衍发展的历程。祠堂右侧专设吴石将军纪念室,吴氏后人祭奠先祖时,无不驻足瞻仰他的风采。正殿两侧墙上,分别挂有《吴氏祖训》和《吴氏祖诫》,开篇即明示“忠君亲上以报国恩,孝亲敬长以笃人伦”“毋为臣不忠,毋为子不孝”。
据介绍,早在数百年前,“家国”早已写进祖训祖诫中,牢牢印在每一名吴厝人心中,成为吴氏子孙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如今,螺洲已建成观澜小学吴石图书馆,并定期举办萃文读书会(吴石原名萃文),让红色文化和名贤文化滋养青少年成长。
孔庙屹立 诗礼传家启后昆
与吴公祠堂一墙之隔的螺洲孔庙,始建于南宋末年,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村级孔庙,现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螺洲孔庙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庙前的棂星门采用三门六柱华表式结构,中门“双龙戏珠”,左右为“丹凤朝阳”,六柱雕有六条穿透龙柱、跃入龙门的鲤鱼,生动诠释着“学优登仕”的儒家理想和“鲤跃龙门”的科举文化。历史上村民多次募资修缮,传承不断,无不彰显尊师重教之风。
今年6月,修缮一新的螺洲孔庙重新开放。施工团队不仅精心修复屋面瓦作、墙体砖雕、木构梁架,更细致还原了飞檐翘角、彩绘雕刻等特色细节。改造后的孔庙内设有国学学堂、孔子文化展馆等,未来将打造成为福州市民感悟儒家思想、体验国学魅力、共享文化福祉的重要空间。
这座屹立近八百年的文化丰碑,既是吴厝村沧桑巨变的见证者,更是闽都文脉赓续的活化石。现年101岁的吴增琛老人至今清晰记得,小时候没有学堂,先生便带着大家在孔庙中授课,每天清晨,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
正是这份对教育的执着坚守,让吴厝这个小小江边村人文鼎盛,英才辈出。明清以来,共走出举人19名,进士6名,涌现出吴复、吴璋、吴石、吴仲禧等众多名贤俊杰。一代又一代的吴厝孩子在此接受启蒙,家国情怀浸润一生。
如今,吴厝村延续崇文重教传统,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螺洲中心小学办学条件,近三年累计为村内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6.8万元,让尊师重教的风气代代相传。
古镇核心 山水人文活乡村
每当暮色降临,乌龙江畔的休闲步道便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村民和游客或悠闲泡茶,或漫步健身,欢笑声与江涛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乡村晚景图。
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螺洲古镇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升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吴厝古渡口边,村里通过乡贤理事会筹集30万元资金,重建了明朝的水木清华亭,今年更是通过“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争取250万元用于渡口历史建筑改造。吴育松介绍,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渡口,将恢复昔日“螺渚春烟”“平波澄练”的风貌,成为吴厝村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场所、新地标。
作为“田螺姑娘”传说的发源地,螺洲古镇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眼下,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期)建设如火如荼。吴厝村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处古镇核心区的优势,深度整合孔庙、螺仙胜迹等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帝师家训”“螺仙奇缘”等特色研学线路。同时,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导返乡青年创业,培育出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研学空间等新兴业态。
如今,“榕树下拌面”的地道风味、“古厝发屋”的怀旧体验、“相心道中医养生馆”的传统疗法、“古镇漂流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吴厝村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这些新业态不仅带动了周边环境整体提升,更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和村民“就近上岗”,助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全面开花”,让千年古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始终坚持‘三重’发展理念——重地域特色、重文化传承、重可持续发展。”吴厝村党总支书记表示,下一步,吴厝村将继续深挖地方文化特色,创新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培育文旅经济新增长极,构建多元化增收体系,全力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在这里成为现实。(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