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海量繁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不仅占据了广大网民的视野,更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网信办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完善长期监管体系,以常态长治清明。近年,各部门陆续推出相关法律法规并定期开展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涉嫌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专项整治虽有效,但其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仍需从长期上规范行业生态,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性,例如自觉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按年龄分类出台未成年模式等,从信息源头下手,治理未成年人网络乱象,营造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网络生态。
涵养正确价值导向,以榜样引领向善。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对培育未成年人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起着关键作用。“打豆腐女孩”李福贵、“蹭饭”书记董桂林、“网红摄影师”良田......小人物往往承载着大能量,网络空间中各种暖心时刻与正能量行为有时更能打动人心。传播网络“好声音”亟需推进线上线下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发出文明“先声”,积极开展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典型事迹的网络宣传,引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网络风尚。
发挥多元主体合力,以同心共筑防线。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织密防护网。家长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监护人,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更需多加注意,一味拒绝未成年人上网需求的极端行为只会引起反效果,适时的情感陪伴、及时的教育科普,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做到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对于学校、社会而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社会网民积极提高网络素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政府监管、家庭引导、学校教育、企业履责、网民自律——只有多方共治、多效发力,才能有效规范网络空间内容、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让我们凝聚合力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防火墙”,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福州文明网 陈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