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导语:立有开始之意,秋意味禾谷成熟,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夏天的故事悄悄完结,秋天的画卷正在展开。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成阴盛的转折。《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
在古代,天子都会在“四立”时节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在《礼记·月令》里提到,在立秋的前两天,天子要开始斋戒。在立秋当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九里外,社坛迎秋。迎秋回来以后,天子要犒赏三军将士。正因如此,立秋也成为一个大的节气。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那么,立秋有哪三候呢?
一候凉风至,凉风扑扑拉拉吹过来了,天气肃杀下来,不再是暑天中的热浪滚滚了。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好多地方开始刮偏北风,就带来凉意了。
二候白露降,因为白天日照强烈,那晚上的风跟白天的暑气碰在一起就形成了昼夜的温差,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在室外的一些植物叶子上凝成了薄薄的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很充足,温度又很舒服,所以这是蝉最得意的时候,伏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不停地叫着告诉人们,夏天即将过去了。
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
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
啃秋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