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8月1日讯 近日,一场暴雨中的救援为海翔大道刻下了今夏最温暖的印记。厦门市翔安区民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吴小苑用一把伞和一连串教科书式的果断行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度在危急时刻直抵人心。
当日16点35分,暴雨如注。驾车途中的吴小苑敏锐发现一位因车祸倒在雨中、无法动弹的老人,随时可能遭遇二次危险。没有丝毫迟疑,她立刻停车冲上前,先撑开雨伞为老人挡住冰冷的雨水,紧接着展现出日常工作淬炼的冷静与高效,有条不紊地做完三件事:拨打110报警、联系老人家属、呼叫急救车。从发现险情到救护车赶到、家属到场,她始终撑着伞守在老人身边,用耐心和担当稳住了这场危机,为老人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那把伞不仅挡住了雨水,更在我们全家最慌的时候,撑起了一份踏实。”事后家属提起这一幕,依旧满是感激。
老人得到妥善救治后,家属通过吴小苑留下的联系方式及她朋友圈转发的街道信息,几经周折确认了这位好心人的身份。家属在感谢信中特别强调:“危难时刻她挺身而出的担当,对陌生老人的热心关怀,不仅是个人品格的闪光,更彰显了贵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工作人员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培育!” 家属将这份源于日常、发于危急的善良与责任,视为“社会最珍贵的底色”。
而吴小苑的回应却质朴而有力:“谁遇上了都会这么做。” 这简单的话语,正是“崇德向善”的文明实践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然流露,是其责任感与乐于助人本性的真实写照。
这场温暖的“双向奔赴”,绝非偶然。作为民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员,吴小苑的善举,正是该街道长期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必然成果和生动缩影。
在翔安,这样的温暖故事仍在延续。它们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的文明星河,让“崇德向善”从理念转化为街头巷尾的自觉行动。每一次善意的传递,每一次责任的践行,都在为这座城市增添文明的厚度与温度。(夏菁 洪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