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漳州 > 平和县
平和县文峰镇南霞村:“五事”联动 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主人翁”
//wmf.fjsen.com  2025-07-2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7月29日讯 在平和县文峰镇南霞村,一幅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该村结合“我的乡村我做主”活动,深耕“随访听事、民主议事、多元理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事”工作机制,让村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身“主人翁”,在袅袅炊烟与阵阵稻香中,奏响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随访“听”事,把准民生脉搏

“现在村干部、网格员常来家里坐,大树下、微信群里都能说心事,咱老百姓的声音真能被听见!”说起村里的变化,南霞村村民林女士打开了话匣子。她口中的“变化”,源于村里把“倾听”作为治理的先手棋,变“群众找上门”为“干部沉下去”。

常态化开展“邻里话家常”活动

全村51名党员划分为4个网格,责任心强的网格员化身“民情话事员”,常态化开展“邻里话家常”活动,庭院前的板凳、村口的大榕树下,都是收集民意的“议事点”。今年以来,已收集村民诉求建议100余条,让“急难愁盼”有了倾诉的去处。

在社会救助领域,由村支部书记带头开展“书记家访”,坚持定期全覆盖走访,尤其对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重点群体做到每季度必访,截至目前,全村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和临时救助入户走访30余次,确保群众困难真正得到解决。

民主“议”事,点亮发展思路

“退果还耕种什么?谁来管?这些事,得大伙儿说了算!”党员老林的话,道出了南霞村民主议事的真谛。在推进百亩退果还耕示范区建设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传统水稻、特色玉米、观光草莓等建议轮番“登场”,经专家指导、干部梳理、村民投票,最终定下了科学的种植方案。

如今,村里的大小事都摆到“台面”上议,村民从“看客”变“主角”。2025年,通过民主议事梳理出7个重点工作清单,每一项都凝聚着村民的智慧。在“两委”领办台账上,清晰记录着从问题收集到方案敲定的全过程,成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生动注脚。

多元“理”事,办好民生实事

南霞村“两委”深知,“理”事是连接“听”与“议”成果落地的关键一环。围绕“花样南霞 水岸人家”蓝图,南霞村村“两委”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坚持高效执行、贴心服务。两年攻坚,村主干道两公里路段华丽转身,化身令人陶醉的“迎宾花道”,溪岸两侧摇身一变成为了风景如画的“水系花带”,成为南霞的靓丽名片。

拆除旧猪舍后形成绣球花沿街景观

推进环境整治,拆除废弃猪圈建小景观并非易事。村民老张起初顾虑重重,“这是我祖辈留下来的地方。”“拆了我东西放哪?”。村“两委”、网格员和村内一些有威望的社会贤达都纷纷化身贴心调解员,多次上门恳谈,掰开揉碎讲政策、算环境账、亮规划、解后忧,最终老张主动无偿拆除猪舍、让出闲地。群众一个带动一个,大家也纷纷与老张一起为村居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共计拆除危旧房猪舍95间,整处绿地2000多平方。

曾经的“脏乱差”点位,如今变成村民点赞的“沿路小景”。老林感慨:“以前捂鼻绕行,现在成了家门口的贴心风景!”现如今,南霞村通过支部引领常态化组织村民开展“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活动,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村级事务管理,从“干部做、群众看”转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

组织村民开展“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活动

公开“晒”事,亮明治理底牌

“村里买了啥、花了多少钱?村‘两委’领办的项目进展如何?公示栏上写得明明白白!”村民们对村务公开竖起了大拇指。南霞村将“阳光透明”融入治理细节,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平台,及时晾晒“稻香花海”等重点工程进展、日常采购等“小微权力”清单,让每一笔支出、每一项决策都晒在阳光下。

卫生积分“动态晒”

人居环境卫生积分“动态晒”,更添治理新活力。持续推动“卫生积分制”,由村民代表、党员组成的评比组,每月打分、季度抽查、年度总评,积分榜一公示,谁家院子整洁、谁家还需努力,全村看得真切。这“一晒”,晒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更晒出了乡村的精气神。

群众“评”事,检验治理成效

“干得好不好,村民说了算!”南霞村将评判权真正交到村民手中,让民主评议成为工作提升的“助推器”。

每年年底,村“两委”在村民大会上公开述职,亮出年度“成绩单”,直面村民代表的评议,接受现场民主测评。干得好不好,现场见分晓。会后,村“两委”将当年通过随访入户收集村情民意形成的民生实事项目精心汇编成册。

一本本图文并茂的《年度工作材料汇编》,清晰记录项目背景、过程与成效,摆放在党群服务中心最醒目位置。村民可随时翻阅,对照承诺看落实,指尖触摸获得感。这些沉甸甸的册子,不仅是对评议结果的有形固化,更是向全体村民交上的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满意答卷”,无声地印证着“干得好受激励,干不好有压力”的评议实效。

“听、议、理、晒、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听”民意到“评”实效,文峰镇南霞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事”工作法串起治理闭环,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了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跨越。在文峰镇,这样的治理智慧正悄然生长,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愈发扎实。(平和县委文明办 文峰镇 卢凯茵 蔡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