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安溪为“茶乡诚信好少年”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从率先在泉州市实现24个乡镇诚信促进会全覆盖,到创新开展“万户千企百村”诚信建设行动,从打造“茶乡诚信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品牌,到连续获评福建省“诚信工作先进单位”、受邀参加福建省诚信建设论坛……一连串亮眼成果,勾勒出“诚信安溪”建设的蓬勃图景。
民以诚立身,城以信兴邦。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安溪县诚信促进会始终紧扣“推动诚信建设贯穿社会生活各领域,促进‘人人讲诚信,处处见诚信,事事做诚信’社会氛围形成”的主线,持续擦亮“诚信安溪”亮丽名片,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信用动能”。
顶层设计筑根基
高位推动架起诚信“四梁八柱”
诚信建设的“安溪样板”,源于制度保障的坚实支撑与顶层设计的前瞻布局。
近年来,安溪始终将诚信建设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构建“党委统揽、政府力行、人大监督”协同协作机制,推动“四大诚信体系”落地生根,引领“诚信安溪”建设迈向规范化、制度化新台阶。
党委掌舵定向,为诚信建设锚定坐标。县委将诚信工作纳入重点调度范畴,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围绕推进落实、责任压实等关键环节提出4方面具体要求,开展专题调度30余次。县委书记吴毓舟先后5次对县诚信促进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从战略高度为诚信建设指明方向。
政府躬身践行,把诚信写进民生答卷。县政府将“诚信安溪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保障线。县长刘永强亲赴全县诚信工作推进会部署工作,以“新官要理旧账”的担当深化政务诚信建设,让政策承诺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人大监督问效,织密共治网络。县人大常委会将诚信建设列为重点监督议题,多次深入乡镇及县直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督导,推动诚信意识融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尤为关键的是,县委创新选派县四套班子领导兼任县诚信促进会相关职务,为工作注入强劲组织动能。促进会班子成员常态化躬身一线,深入企业、学校、社区调研,亲力亲为打造诚信文化广场等特色载体,创新推出一系列具有安溪特色的诚信建设做法,推动诚信实践在茶乡落地生根。
制度如基,润物无声。在“高位推动+机制保障”的体系下,茶乡诚信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稳固,社会诚信与茶乡“一城三香”城市特质深度吻合,诚信文化正以春风化雨之势浸润城乡每一处角落。
安溪诚信文化广场
基层织网强根基
24乡镇全覆盖激活诚信“神经末梢”
6月25日,龙涓镇诚信促进会揭牌,标志着安溪县在泉州市率先实现24个乡镇诚信促进会全覆盖。这张延伸至基层末梢的“诚信网络”,以“班子强、特色多、成效好、氛围浓”四维发力,让诚信理念在茶乡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班子强是基础。县委从组织建设源头发力,各乡镇诚信促进会由人大主席兼任会长,并选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会长。县促进会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全程跟进,从章程制定的合规性把关,到核心成员的人选物色,再到年度活动的精准策划,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确保基层诚信组织“建一个强一个”。
特色多显活力。从传统宣传到诚信倡议,各乡镇结合实际打造的特色实践,让诚信建设充满烟火气与创造力。福田乡将诚信理念融入乡村社交,设计的“诚信表情包”成为村民聊天对话框里的“社交热词”;龙桥新区组建诚信联盟,商户主动挂牌亮诺成为风尚;蓝田镇发布《团餐企业诚信经营倡议书》,守护师生餐桌安全……各式各样的创新实践,让诚信建设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成效好暖民生。各乡镇促进会成立以来,以“解决真问题、取得真成效”为目标,让诚信建设从“纸上规划”变为“落地实景”。虎邱镇促进会每月开展“诚信商户走访”“诚信家庭评选”等主题活动,收集协调解决商户诚信经营难题;魁斗镇联合银行推出“诚信商户信贷优惠”政策,让诚信真正成为“可变现”的无形资产。
氛围浓聚合力。各乡镇促进会会员涵盖企业主、商户、村干部、乡贤等多元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金谷镇“诚信积分兑换”活动,激发群众守诚信的“大热情”;官桥镇用小程序“诚信码”,为商务诚信提质增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消费更放心。从街镇到乡村,从商铺到农户,如今的茶乡基层,诚信建设已形成“会员主动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热烈氛围,“讲诚信、守诚信”已成为茶乡群众的自觉追求。
品牌引领兴文化
诚信“红利”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在织密基层“诚信网络”的同时,县诚信促进会聚焦品牌塑造,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让“诚信安溪”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千名学生在县人民广场宣誓的场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这是鼓励更是责任,我要带动同学一起守诚信。”“茶乡诚信好少年”代表黄艺涵的感言,道出了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的诚信种子。
“为每个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个纽扣,是每个有良知安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诚信促进会会长叶海强掷地有声。叶海强表示,作为安溪诚信建设的一大抓手,深入持久开展“茶乡诚信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是当前乃至今后“诚信安溪”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该活动的持续推进,“茶乡诚信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已构建起“五个一”工作体系——一枚诚信徽章、一套庄严誓词、每学期诚信第一课、校园一处诚信宣传角、一系列实践活动,培育出县第十八小学、培文中学、枫下书院等一批青少年诚信教育基地,在全县23万的中小学中引起强烈共鸣。
“这张卡不仅免了门票,连医院挂号费都省了,诚信真的能当‘通行证’!”城厢镇经兜村村民孙瑞遵拿着“诚信家庭卡”不禁感慨,一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实实在在的“诚信福利”,“诚信有价值”从口号变为生活实景。
“诚信家庭卡”只是安溪大力推进“万户千企百村”诚信建设行动的生动缩影。该行动聚焦村居、企业、商户、家庭四大主体,通过“基层推荐、部门审核、社会公示”的规范流程,以选树诚信标杆、落实优惠政策,让“守信有益、诚信有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诚信安溪”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不止家庭受益,商户、企业和村居同样有‘诚信红利’。这正是部门协同赋能的生动实践。”县诚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吴基能介绍,教育局城区提供优质学位、县交通局开通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县文旅局推出A级景区免门票……从教育、金融到营商、文旅,29个单位70余条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让不同诚信主体都能感受到“守信者一路畅通”。
“选树一个典型,带动一片区域。”在叶海强看来,“万户千企百村”诚信建设行动突出培育典型,树好方向标、注入正能量、给予获得感,激活诚信内生动力,激发诚信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然是“诚信安溪”体系建设的根本抓手。
诚信文化广场成为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广场以“靠自己骨头长肉”的安溪精神为内核,通过“听诚信事、观诚信行、悟诚信魂、走诚信路、过诚信门、立诚信志”六大板块形成闭合展示链,让“诚信安溪在行动”可观可感可学。
诚信,是茶乡安溪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行稳致远的发展根基。叶海强表示,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对接全国各地安溪茶业促进会、安溪商会等在外乡贤组织,在更大范围宣传推广“诚信安溪”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以诚信为纽带促进经贸合作交流,助力安溪铁观音等特色产业行稳致远,持续提升“诚信安溪”品牌的对外影响力与美誉度。(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