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7月17日讯 晋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地域特色与资源,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通过“四个着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让厚养薄葬、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文明动力。
制度保障,筑牢文明乡风根基
晋安区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治理重要议程,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丧事简办、宴席规模、殡葬用品标准”等细则。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形成“制度约束+村民自治”双驱动格局。同时,发挥全国、省、市级文明村镇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入户宣传,构建“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良性传导机制,让制度成为文明乡风的坚实保障。二是着力于构筑宣传矩阵。
矩阵宣传,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全面推动移风易俗理念传播。线上依托“晋安微文明”“今日晋安”等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移风易俗相关信息,联动各级媒体刊播辖区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线下则利用社区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楼宇梯视、工地围挡等载体,广泛刊播移风易俗公益广告,让文明理念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主题活动,推动文明新风落地
晋安区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围绕“我们的节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等主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融入移风易俗知识问答,将传统文化与移风易俗宣传深度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发挥文艺、基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榕高校、社会组织等优质资源下基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形式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晋安区充分激发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挥农村留守女性力量,成立以党员村嫂为核心的移风易俗先锋队,每月走访入户宣传移风易俗理念;组建文艺队编排移风易俗主题节目,开展定期交流,扩大影响力。组织本土剧作家创作《悔悟》《孝道治家》等10多部现代闽剧小品,以石牌村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悔悟》展现村民改邪归正历程,通过自导自演巡演传播正能量。立足畲族文化特色,开辟“百年蓝府畲族方言讲堂”,组建“畲族方言宣讲队”,借助“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将移风易俗主题与畲族文化元素融合,通过畲语快板、情景剧等传递文明理念。
通过一系列举措,晋安区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乡村文明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明支撑。(晋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陈挺山 林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