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当城市的脉搏在车流中跳动,交通文明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规则遵守,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从斑马线前的减速礼让到信号灯下的有序等待,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在书写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底色。
交通文明是社会秩序的压舱石。道路作为公共资源,其高效运转依赖于全体参与者对规则的敬畏。在早晚高峰的拥堵路段,加塞抢道或许能让个别车辆暂时“领先”,却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体通行效率大幅下降。经常出现因为“抢道”导致的剐蹭,让原本拥挤的路段更加“寸步难行”,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纠纷,不仅消耗警力资源,而且打破了社会运行的有序节奏。如果“车让人、人守规”成为普遍共识,道路就会变成流动的和谐纽带,让公共空间的每一份资源都能得到最合理地利用。
交通文明是个体安全的防护网。生命安全是文明出行的核心诉求,而交通陋习恰恰是威胁安全的隐形杀手。行人横穿马路时的“鬼探头”、电动车闯红灯时的“生死时速”、货车司机疲劳驾驶时的“闭眼瞬间”,司机乘客不经意的“开门杀”,这些看似偶然的违规行为,背后都潜藏着家破人亡的风险。遵守交通规则不是对自由的束缚,而是用集体共识为每个人的生命安全筑起的坚固防线。
交通文明是城市形象的活名片。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体现在陌生人之间的相处细节中。漳州进一步加大对主城区电动自行车显性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扭转城区电动自行车通行乱象,切实增强市民文明安全骑行意识。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随,通过对道路交通隐患的细微治理,筑牢城市的安全底线。当外来游客感叹“这座城市交通这么顺畅”时,交通文明已悄然转化为城市的软实力,成为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让城市的魅力在车轮与脚步的交响中自然流淌。
交通文明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道德高地,而是始于足下的日常修行。当我们握紧方向盘时多一分耐心,穿过马路时多一份谨慎,对待规则时多一份自觉,文明就会在道路上生根发芽。让我们以每一次文明出行为笔,共同绘制一幅车畅人欢、路畅心顺的文明画卷。(漳州文明网 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刘琬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