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明上网为抓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时代命题,更是民心所向。
文明上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云载体”。网络世界看似虚拟,实则生动映照着现实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如春风化雨,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种子在11.08亿网民心中生根发芽;“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雷霆万钧,涤荡了网络浊流。这种“线上德治”的创新实践,正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现代诠释。
文明上网,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桥梁”。北宋大家张载曾言:“为往圣继绝学”。而今,《典籍里的中国》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让《论语》《楚辞》等经典名篇“活起来”,抖音直播让苏绣、非遗等传统非遗技艺“火起来”。正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所说:“传统文化要像故宫的雪,既保持纯净本质,又能滋养万物。”网络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数字沃土”。
文明上网,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优质内容是净化网络空间的治本之策。在一些网络文明宣传周、文明上网倡议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向居民普及网络文明知识,有效减少了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不良现象,促进网络空间天朗气清,进而带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数据显示,“中国好网民”工程累计参与人次突破8亿,“青少年网络素养课”惠及千万学子。2023年网络举报量同比下降21%,2024年网民监督意识同比提升6%,印证了“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治理智慧。
文明上网,需奏响多方协作“同心曲”。文明上网,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应当以“法安天下”完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德润人心”培育“中国好网民”,以“技治未来”升级网络审核系统。平台企业要强化责任意识,传播积极健康的内容,抵制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网民更要提升自身素养与甄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传播正能量。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既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更当精神家园的“耕耘者”。在指尖跃动间传递真善美,于方寸屏幕中凝聚正能量,让绵延五千年的文明薪火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光,共绘网络空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福州文明网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