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福建省首例居民出资“自主更新”项目——晋江市阳光东环南片小区“阳光里”主体封顶。这不仅标志着这个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更象征着城市更新模式的制度性突破。该项目的成功,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泉州范本,也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晋江经验”。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但众所周知,老旧小区更新向来是城市治理的“硬骨头”,一方面政府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另一方面居民满意度却未必随之提升。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的“政府包办”模式将居民异化为改造的客体而非主体。
晋江“阳光里”项目的突破性意义,恰恰在于它构建了一套全过程的民主协商机制。在项目启动阶段,人大搭建协商平台,组织居民代表、政府部门、专业人士进行多轮对话,将政策导向与居民诉求充分对接;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模拟征收”等方式让居民提前体验更新效果,用可视化手段降低决策门槛;在实施阶段,建立透明监督机制确保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贯穿始终。这种“沉浸式民主”实践,使得原本可能对立的多方利益在反复协商中找到了最大公约数。
尤为可贵的是,项目采用“自求平衡”原则,居民出资与未来收益直接挂钩,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强化了居民主体责任意识——当人们为自己的选择付费时,决策自然会更加理性审慎。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不仅提高了项目推进的效率,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政府引导、居民出资、共商共治、自求平衡”的模式,是此次项目成功的核心。政府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协调各方资源,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开创性地引入居民出资机制,则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投资者,体现了“谁受益、谁出资”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共商共治是这一模式的亮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晋江市青阳街道搭建居民共商共议平台,让居民真正成为城市更新的主人,凝聚起强大的共识力量,使得项目得以高效推进,创下1个月签约94.94%的“模拟征收”快速度。
从更宏观视角看,晋江“阳光里”项目封顶,不仅是一个工程的完成,更是一次城市更新理念的创新实践。它告诉我们,城市更新的本质是人的更新、治理理念的更新、治理模式的更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城市更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从“忧居”到“优居”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跨越,“阳光里”项目通过创新的模式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那就是,在城市更新中,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发挥居民主体作用,让居民深度参与决策过程。当居民能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进来,当城市更新从政府“独角戏”变为民众“大合唱”,城市就会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阳光里”项目也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启示:破解治理难题,既要创新机制设计,更要激活群众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像“阳光里”这样的创新实践,当民主协商成为习惯,当共建共享成为共识,老旧小区的“蝶变”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城市也将在更新中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泉州文明网 吴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