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7月14日讯 暮色四合,漳州市云霄县金霞社区的背街小巷里,208盏路灯次第点亮。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夏夜清凉。金霞公园里,“露天影院”正放映孩子们点播的动画片,篮球场上欢呼阵阵,不远处,摇着蒲扇的老人们闲话家常,或向志愿者咨询本周家庭健康服务驿站的义诊安排。
“和谐宜居”——这是金霞居民们的共同心声。近年来,云霄县金霞社区持续打好文明城市创建“组合拳”,推动社区“硬件”与“软件”提质升级,让文明新风沁入人心。
金霞社区“露天影院”
攻坚“地上整治”,守护居民出行路
“巷道太窄了,两侧又停满了车辆、堆积着杂物,会车时心惊胆战,而且路面坑坑洼洼,行驶时十分颠簸……”在一场居民座谈会上,方先生道出了困扰。受限于早年规划,金霞社区巷道普遍偏窄,加之住户在门口设置台阶、坡道,不仅侵占了通行空间,还埋下了消防隐患。对此,社区主动靠前,多措并举攻坚“地上整治”。
一方面,社区干部入户细算“安全账”“成本账”“经济账”,动员群众配合拆除门前台阶、坡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拆除自家台阶、斜坡,让整治效果“看得见”。算清“明白账”,赢得群众心。在居民支持下,社区着手进行分类施策:拆斜坡,统一拆除主巷两侧1.5米长的斜坡56个;改分步,将105处过高台阶改造为分步台阶,高差由0.6米降低至0.3米;定尺寸,将116处房屋侧面1.2-1.5米宽台阶,统一切割至0.3米。整治后道路平均拓宽2-3.5米,金霞北路的通行宽度更由原先的7米拓宽至13米,真正实现“还路于民”。
另一方面,针对路面破损严重问题,社区积极争取资金,完成金霞北路“白改黑”建设,并结合其他项目修缮提升道路,目前已完成辖区70%道路改造。同步实施“亮化”工程,在背街小巷新装路灯208盏,切实守护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提升“外部形象”,扮靓市容美环境
破解了“窄”难题,还要解决巷道“脏”与“乱”的问题。攻克“脏”,金霞社区联合环卫处建立“定人、定时、定段”常态保洁模式,科学设定垃圾清运、清扫频次,不同巷道有了专属的“清洁时刻表”。将社区细分为12个微网格,联动挂钩共创单位,推行“日巡查+周整治+月复盘”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即查即改,让巷道重现洁净本色。
整治“乱”,注重宣传引导与规范管理“双管齐下”,拆除违规砌筑水池76个、室外厨房42个、遮阳铁棚及屋顶黑网129处,“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千余处点位得到有效落实。针对居民头疼的大件垃圾和废弃物品,社区定期组织集中清运,近两年累计劝导清理杂物堆放点2000余处,清运杂物垃圾300余车。此外,完成电力、通信、广电“三线”整治1283户,实现“地面环境”与“空中环境”双提升。
金霞社区组织学龄前儿童开展“童心童趣 相伴成长”文明实践活动
激活“内在动能”,文明新风润万家
文明创建贵在持久,重在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为民创建”迈向“全民共创”。金霞社区精准对接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积极整合资源,以服务促参与,以共治固成效。
68岁的张大爷晨练后总爱到社区家庭健康服务驿站“打卡”,“隔几天量量血压、测测血糖,心里踏实。”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驿站医生则提供上门检查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程进行追踪,完善健康档案,在健康服务和邻里互动中,进一步营造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
家庭健康服务驿站之外,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亦精彩纷呈:金霞公园里,“蔬菜套圈”“灯谜竞猜”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护航未成年人成长;“露天影院”巧用“映前一刻钟”展播创城公益理念,深化居民价值认同;社区家长学校内,家风故事分享会、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轮番“登场”,赋能家庭教育;背街小巷中,居民踊跃加入“平安巡防”志愿队伍,探索邻里守望新模式……居民归属感与获得感持续增强,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放眼云霄县全域,金霞社区并非特例,各社区(村)以看得见的改变回应民生期盼,用精细化的治理破解治理难题,借多元化的服务凝聚共建合力。一套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不仅重塑了城乡面貌,更培育了深厚的文明土壤,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云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云霄县委文明办 方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