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全景
初夏时节,走进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古树苍翠,古建筑掩映其间,炊烟袅袅,屋舍俨然。尤溪河水在村边缓缓流淌,村道两旁,文明标语与农耕小景相映成趣,孩童嬉闹声、广场舞曲声交织成一曲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因文明乡风的浸润,处处绽放着新时代的文明之花。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半山村“孝心”小景,老人在后面的亭子悠闲纳凉
移风易俗立新规
“最近这10年来,村里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梅仙镇半山村委员会会议室里,谈起移风易俗,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志梁深有感触。
最为明显的是“酒”事少了。“10年前,‘酒’事很多的,婚丧嫁娶、周岁满月、升学乔迁,就连40岁、50岁生日都大摆筵席,几乎每过几天就有一场酒席。”林志梁说,“如今村里除了红白事、第一次乔迁外,就不会办酒席了。”
林金志办70岁生日宴不收礼;胡秀妹90岁生日宴,只请了儿孙们回来聚了一餐;白事时间也短了,时间由原来七天改为三天,礼金一律只收100元购买花圈用……红白事少办、简办,已成为半山村村民的自觉行动。
这得益于10年前,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半山村村规民约》。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古民居。黄在锦 摄
10年前,半山村交通不便,外出得靠渡船;资源有限,山头只占一半(这也是半山村得名的由来)。当时半山村是县里出了名的薄弱村,周边村子还给编了“嫁汉不嫁半山郎,娶妻不娶半山女”的顺口溜。
2015年,恰逢村“两委”换届,村民们就商量着请当时从空军某部退役的大校林上斗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林上斗爽快答应。上任伊始,林上斗就带领村民整治环境卫生、修建半山大桥、遏制赌博歪风、弘扬孝道文化……并把这些统统写进《半山村村规民约》,村干部要带头执行。
“去年年底,我们又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增加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鹭鸟保护、婚丧嫁娶以及积分制管理办法等新内容,更加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将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作用。”林志梁介绍。
“提倡喜事新办,不收高价彩礼,宴席不超过20桌……”翻开村规民约,里面详细规定了彩礼、宴席的上限。
红白事简办了,但另一个宴席却“大”办起来。这个宴席指的是每年重阳节村里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重阳敬老宴,把村里32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请到村里的“憨实餐馆”聚上一餐。这个活动从2014年开始,已经坚持举办了11年。
“我们倡议村内有孝心、有能力的人士出资举办,倡议一经发出,大家报名十分踊跃,除已经举办的11人外,排队待办的还有16人,我们的重阳敬老宴已经排到2040年以后了!”林志梁一脸自豪地介绍。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好人榜。吴振湖 摄
典型引领润乡风
半山村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良心就是最好的风水。
青年林祥金,毕业后一直在厦门从事销售工作。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2015年,父亲又遭遇车祸离世,家里只剩下80多岁的爷爷。因为不放心爷爷一人在家,2017年,他就带着时年87岁的爷爷去打工,悉心照料。3年后,因为爷爷眼睛失明、行动不便,没法再带着去厦门。林祥金就把爷爷安顿在敬老院,每月多次探望,他的孝心感动了当时在敬老院做护工的阿姨,护工阿姨认为“这人靠谱”,把她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了林祥金。两人一见钟情,2023年国庆节领了结婚证,护工阿姨成了丈母娘。如今,林祥金回尤溪在隔壁乡镇的派出所任联防队员,方便照顾老人和家里,并准备今年在半山村修建新房。
林祥金的孝心、良心以及“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一时在村里传为佳话,同时登上“半山好人榜”。
半山村还有很多这样鲜活的事例。
2022年7月,村民林昭辉在村里拾得一条项链,经核实价值2000余元,他通过当天的旅游团联系到了失主,并及时归还了这条项链,失主对他感激万分并表示要答谢他,但他却说:“这是小事情,来到我们半山村的每一位游客我们都真诚相待,每一位村民也都是如此,不必多谢!”
半山村三诚文化广场的廊亭里,一块爱心形状的“半山好人榜”非常引人注目,“最美调解员”林金志、“热心支持公益事业者”林瑞霖、“环境卫生标兵”李振爱、吴娇英……
“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分别评选10名‘半山好人’‘好婆媳’‘平安家庭’。”林志梁说,“2022年开始,每年评10户‘星级文明户’——致富星、道德星、诚信星、守法星、健康星、公益星、卫生星、科教星、文化星、生态星,按‘星’数排名,让身边榜样成为村民学习的标杆,形成创‘星’、追‘星’、争‘星’的浓厚氛围,提高乡村文明指数。”
如今,“三诚”文化——“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在村里蔚然成风。半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诚信教育基地和省级金牌旅游村。文明乡风吸引越来越多致富能人、乡村手艺人、乡村工匠回村创业,全村外出务工人员从2015年的860人减少到目前的50余人。2015年以来,全村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村民张阿婆笑着说:“如今,大家都争着做好人,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三诚文化广场旁,两位村民正义务除草。吴振湖 摄
文化滋养绽新颜
古村落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藏宝匣”。一座老房子、一条青石路、两道斑驳的土围墙,都是时间笔触写下的丰厚馈赠。
周青、洪纬夫妇是来自浙江杭州的文艺工作者,也是半山村的新村民。2020年,他们第一次来到半山村,立刻被闽中独特的古建筑和浓厚的朱子文化氛围深深吸引,当即就决定留下来,准备用自己的艺术特长为半山村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在这里创办新知青艺社,改造一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并将其作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孵化基地”。
新知青艺社的年轻社员们立足当地文化,开展民乐、舞蹈等公益培训,指导、提升“半山汶潭农民乐队”“半山白鹭艺术团”的表演能力;指导村民拍摄短视频,让许多村民成为了网红。
“年轻人的到来,大大增加了半山村的活力。”林志梁说,围炉煮茶、篝火烧烤这类城里年轻人时兴的休闲方式,在半山村也司空见惯起来。
2021年5月,新知青艺社策划了尤溪县半山村首届“灵秀半山”水上舞台文艺表演,一下子带火了半山村。仅“五一”假期,就为村庄直接引流10多万人次。
2023年春节,新知青艺社号召全国20多个省份大学生志愿者和本村村民策划“遇见半山”首届村民联欢晚会,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传播,取得了圆满成功。他们在古民居拍摄的舞蹈视频《风筝误》《游山恋》,登上新华社、“学习强国”、央视频等主流新媒体平台,浏览量高达2000多万次。
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农民乐队正练习“村歌”。吴振湖 摄
傍晚时分,在一栋古民居改建的生活馆里,电子琴、手风琴、中阮、二胡、笛子的演奏者各就各位,7人合唱队一字排开,“山幽幽,水悠悠,白鹭飞翔白云飘;千年古树诶千年绿,白鸟唱起迷人的歌谣……”他们在文化特派员黄世在的指导下,正排练半山村“村歌”《半月岛》。
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半山汶潭农民乐队”,由半山、汶潭、经通、梅仙、南洋等5个村爱好音乐的村民自发组建,曾经登上福建省农民丰收节的舞台进行表演。“几个村子党组织通了、道路通了,人心也连通了。我们的乐队越来越壮大,现在有近20人。”队长林祥关说,“我们近期正抓紧排演,争取让‘村歌’和我们乐队登上更高舞台!”
夜幕降临,村民广场热闹非凡。以“家庭和睦”为主题的“半山夜话”吸引了男女老少围坐一堂,话家常、谈变化;“春节三天乐”“迎龙灯闹元宵”等传统节庆活动轮番上演,新知青艺社的年轻人则用墙绘、音乐为古村注入新活力……
村民陈名森竖起大拇指:“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现在活动多得看不过来!”
如今,这座闽中小山村正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吴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