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漳州市芗城区积极构建“分类管、精准用、长效促”的党员作用发挥体系,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持续锻造靠得住、顶得上、过得硬的先锋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红色动能。
拧紧“责任链”
关键时候能“靠得住”
芗城区立足不同党员群体优势,分类施策、用对“招式”,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各个领域、各类群体中高高飘扬。一是让在职党员“有位更有为”。深化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打造“老‘芗’邻好”党建智慧平台,构建“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闭环,积极认领群众“微心愿”170个,全力解决“微实事”421件,集中开展小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99次,实现“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小区、奉献双岗位”。二是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建立组织、公安、人社等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搭建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畅通就近报到渠道,发布《致芗城区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及时回归组织、参与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已有153名流动党员完成登记。三是让退休党员“退休不褪色”。持续擦亮“银发焕彩”党建品牌,精心打造“芗城区中医药银发先锋工作室”“庄红艳银发先锋调解室”等10个老党员工作室,有效吸纳退休党员160人组建“银发人才库”,并设立“银发人才发挥作用联系点”,为银发人才搭建施展才华、发挥余热的广阔舞台。
架起“连心桥”
暖心惠民能“顶得上”
芗城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遍访民情绘好“需求图”。广泛开展“民情大起底、服务提质效”活动,落实“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工作举措,动员1420余名镇(街)和村(社区)党员干部实现全区全覆盖走访。用好用活“随访笔记”,完善“一户一档”资料8.3万份,实施“四色”问题清单分级办理机制,累计收集民情民意4579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51个。二是定点挂钩织密“共建网”。14名区级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大党委”书记带头挂钩联系重点社区,222名区直部门科级干部定点联系239个小区,建立“参加一次工作会议、落实一次实地走访、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解决一批群众诉求”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44场,研究解决治理难点、堵点213个。三是完善机制啃下“硬骨头”。下发《2025年村(社区)党组织“四领”工作重点任务项目清单》,明确19项任务43个项目,指导各村(社区)党组织“两委”领办项目365个,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深化跨村联建“三单四定”机制,认真落实农村“三资”管理“三提四定”机制,全面开展消薄强村攻坚行动,实现28个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大关。
激活“神经元”
基层治理能“过得硬”
芗城区坚定党建引领,理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职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近邻党建聚“红色合力”。持续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采取联合建、挂靠建、孵化建等方式,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100%。紧盯“联系零距离、诉求零推诿、服务零时差、调解零投诉、工作零误差”目标,打造“有架构、有场所、有承诺、有平台、有队伍”的“五有五零”小区党支部27个。二是规范管理创“典型标杆”。强化物业党建联建,推动“三有”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0.63%,培育打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乱到治、从治到强的试点示范小区21个。严把业委会委员人选关,建立公安、法院、城管等多部门联审机制,提高业委会党员比例,推动新组建业委会23家,成立业委会筹备组121个。三是先锋引领奏“治理强音”。发出“我是党员我带头、社区治理当先锋”倡议,组织党员通过“自荐+推荐”方式,主动担任党员楼栋长、小区党支部成员或书记、业委会成员或主任等职务,筑牢小区“红色堡垒”。引导党员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参与“小区议事会”等协商议事活动,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福建日报 萧镇平 刘钦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