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7月9日讯 锦鳞村位于岩溪镇南部,跨龙津溪两岸,是镇区所在地,面积10.34平方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共1565户、5781人。先后获评省级“生态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平安家庭示范村”“示范书屋”,市级“文明村”“基层党建品牌重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成效突出村”等荣誉称号。2025年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近年来,锦鳞村以乡风文明为引擎驱动乡村振兴,靶向发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涵养崇德向上心灵,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打出乡风文明建设“组合拳”,绘就一幅文明浸润、活力奔涌的乡村新画卷。
党建领航聚合力,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锦鳞村开展“十星文明户”授牌仪式,部分“十星文明户”到场接受授牌
锦鳞村党总支、村委会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每年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训20余次,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为文明创建注入澎湃动能。立足村情实际,成立文明村创建领导小组,精准制定涵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等多维度的系统化创建方案,细化量化各阶段目标任务,确保文明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通过“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联动模式,带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引导,挖掘并树立文明创建先进典型,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将文明理念内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凝聚起强大的创建合力。
锦鳞村开展积分制兑换活动,村民凭借积分到现场兑换物品
文明赋能促振兴,绘就乡村发展新篇
自2021年起,锦鳞村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高标准推进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集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宣传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文化休闲新场所;推动旧村改造,打造配套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锦绣新区”,占地面积约70亩,完成安置近百户;同步实施12项民生工程,推动道路硬化、管网改造、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集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极大改善村民生活品质。
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发展路径,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果蔬仓储物流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等产业平台,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220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实现年销售农产品500万斤,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投资240万元建成1500亩高标准农田,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让农田既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也化作美丽乡村的“风景线”。
锦鳞村联合觅臻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村企共建平台
文化铸魂树新风,共建和谐幸福家园
锦鳞村新型农村居住社区——锦绣新区
锦鳞村推行“红色网格”“乡亲评理”等基层治理机制,吸纳德高望重的党员、乡亲组建义务调解队伍,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多元调解体系,累计化解矛盾60余起,回访满意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明创建筑牢坚实稳定基石。
以家庭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平安家庭”“十星文明户”“积分制”等评选活动,将文明行为量化积分,与福利发放、荣誉表彰挂钩,累计培育省市两级“文明家庭”5户。深入挖掘并传承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设立乡风乡情馆集中展示,通过道德讲堂、家风故事会等形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优秀贤达自发为7户特困家庭提供帮扶渠道,慰问困难家庭近230余户次。
锦鳞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大非遗传承与文物保护力度,成功推动“泉河馆”大鼓吹小八音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让8处文物保护点焕发新生。持续完善村级文化设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公益学堂、文艺演出、科普宣讲等5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之花在锦鳞村绚丽绽放。(长泰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王芙蓉 岩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