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2024年,徐智心主动请缨担任“厝边妈妈”,与7名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经常陪护他们开展课外活动。图为2024年7月3日,徐智心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到长泰区一家农庄体验莲雾采摘。周宇 摄
4月3日傍晚,徐智心和小天坐在村口谈心。 施辰静 摄
5月17日,徐妈带着俊杰(右三)与特教学校的孩子、当天参加公益活动的爱心车友会家庭的孩子一起拔河。施辰静 摄
4月3日,长泰松霖智能家居厂房,徐妈坐在地上给正在学习智能智造设备操作方式的薛荣龙拍照。“这个角度太帅了!”施辰静 摄
4月3日,长泰区科技馆,徐妈与薛荣龙一起观看4D影片《恐龙世界过山车探险》。徐妈一直记得,8年前的小荣龙曾说过,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施辰静 摄
4月3日,徐妈来到俊杰家中走访。告别时,徐妈给了俊杰一个鼓励的拥抱。施辰静 摄
2016年4月27日,漳州市长泰区鼓鸣山,三岁的“小羊倌”小洪在徐智心的陪同下赶羊下山,并帮她冲水洗手。小洪自幼帮着残疾父母在山林里放羊,经过徐智心多年的走访帮扶,如今与她相处如亲人。陈少伟 摄
2024年10月,徐智心将多年来扶贫、助学、助残过程中拍摄的作品集成“小城故事多”摄影展,在长泰区的田间地头、村庄巷陌展示,让大家看见身边的励志故事。郑友享 摄
早8点从家中出发,接上大一学生薛荣龙前往企业参加实训;午间,为孩子小天和俊杰购置衣服、家具;下午奔赴小天的学校探望;傍晚,又出现在小天家中走访。
像陀螺一样的一天,是徐智心的日常。
“八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这句网上的玩笑梗,放在徐智心身上却恰如其分。再有月余,她就将迎来80岁生日。23年来,她一边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困境家庭,一边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坚韧的模样,被长泰人亲切地唤作“徐妈”。脑瘫少年薛荣龙、孤儿俊杰、小天家中7口人4人患有精神疾病……他们深陷不同困境,却都成了她的“孩子”。
2002年,从县粮食局退休的徐智心创办企业。创业之初,她聘请了20多名残疾人,当时想法很简单:“只是因为企业聘用残疾人有税收优惠。”但在与残疾员工的朝夕相处中,她逐渐发现,那些普通人以为的“寻常”,却是这些家庭和孩子难以逾越的“高墙”。比如薛荣龙,自幼脑瘫,日常起居全靠一只扭曲的左手支撑,十几岁才开始学走路,一周内磨破了4双鞋子。看见他“一步一挪,拼命向前”的模样,徐智心既感动又心疼,也萌生了“扶一把”的念头。
但在孩子们心中,徐妈的付出远不只“扶一把”,更是全程“陪跑”。薛荣龙天资聪颖,初次见面,徐妈就送了他《一千零一夜》和四大名著,叮嘱他:“世界可以很小,只有书桌那么大,但世界也可以很大,坐在书桌前就可以看见自己的未来。”少年第一次用残缺的左手书写出自己完整的名字、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登台朗诵《少年》、第一次当志愿者……这些瞬间,都被徐妈拍入镜头、记在心里。
镜头里的少年倏忽成长,笑容愈发灿烂。去年高考放榜,薛荣龙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奶奶,我考了610分!”欣喜之余,徐妈特意购置了一台智能轮椅作为礼物:“大胆往前走,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这台轮椅让少年的梦想变得具象——他能够独自出行,甚至摁下按钮就能体会“奔跑”的速度。填报志愿时,薛荣龙毅然选择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我想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人‘跑’起来。”
并非所有孩子都能轻易“跑起来”。畏惧、退缩、自我怀疑,也是很多困境少年的常态。
今年4月初,徐智心到长泰二中看望初二学生小天。课间交谈时,小天欲言又止,眼神躲闪:“奶奶,要不你别帮我了,去帮别人吧。”
“是我给你的压力太大了吗?”面对徐智心的疑惑,小天沉默不语。趁小天上课,徐智心找到校长和班主任了解情况,放学后又随小天回家。从小天爷爷口中,她找到了症结——最近几次成绩下滑,小天担心连职业中专都考不上。“你对他越好,他心理压力越大。”小天爷爷叹了口气。
再与小天交谈时,徐智心看似随意地提起:“校长说,职业中专的比例要增加20%,你只要努力,肯定能考上。”小天抬起头:“那我排名还是不够。”徐智心笑起来:“你再算一下,其实就差几名。”说完,她又加了把火:“你要是考上了,奶奶负责帮你找工作。来,拉钩!”
看着她伸过来的手,小天终于笑了,伸出手指勾了勾。
一个多月后的清晨,徐智心收到小天发来的照片和信息:他微笑着站在班级讲台上,手里握着奖状:“我进步了68名!”
正是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让徐智心在扶贫助学助残的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我帮他们,他们也在支撑我坚持下去”。长期的坚持,也让徐妈的身边汇聚了越来越多爱心力量,很多受助对象后来也成为她的同行者:2013年,她联手长泰多名企业家启动实施“助学圆梦”项目,累计资助了300余名困难学子;2014年,她发起“星星点灯 照亮我心”关爱残疾儿童项目,与志愿者们一起帮助了200多名残疾儿童;2016年,她和多名企业家发起“产业扶贫”行动,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今年全国助残日,徐智心带着几名曾受助、如今已考入大学的孩子,再次走进长泰特教学校参加公益活动。学校里,是一张张新的面孔,有懵懂,有倔强,但徐妈知道,这些受困于一个个孤岛的孩子终将长大,当他们奋力向外攀爬,岛外的人努力用爱接住,这些孤岛将不再孤独、分散地矗立于汪洋,孩子也能找到自我,并与世界连接,其中的很多人,也会成为与她并肩的伙伴。(漳州文明网 福建日报 谢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