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暑期来临,旅游市场迎来旺季,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旅游搭子”正悄然兴起,成为众多年轻人旅游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习惯中和朋友、家人结伴出游不同,“旅游搭子”通常是由陌生人通过网络平台临时“组队”,一起规划行程、分担费用,旅行结束后便迅速“解散”,回归各自原本的生活轨迹。这种独特的旅游方式,正逐渐改变着年轻人的旅行和社交模式。
“旅游搭子”的流行,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城市化和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年轻人的社交圈相对固定,他们时常独自面对城市的喧嚣与繁华,难免感到孤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渴望拓展社交、结识更多不同的人。“旅游搭子”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在旅途中通过与不同背景、性格的人交流互动,年轻人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此外,社交平台的发展也为“旅游搭子”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年轻人只需在平台上发布几条招募信息,简单介绍自己的旅行计划和对“搭子”的要求,就能快速收到回应,与潜在的“搭子”沟通交流完成组队。这种即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激发年轻人寻找“旅游搭子”的热情,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旅游搭子”在给年轻人带来新鲜体验和社交机会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由于“搭子”大多是在网络上结识的陌生人,彼此了解有限,在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性格、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矛盾和冲突。例如,一方追求高品质的住宿和美食体验,另一方则更倾向于经济实惠的选择,这种消费观念的不同可能导致旅行中的摩擦;或者在行程安排上,一方喜欢紧凑的节奏,想要尽可能多地游览景点,另一方则更享受悠闲自在的旅行,不愿意赶时间。这些分歧如果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很容易影响旅行的心情和体验。
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是“旅游搭子”模式中最需要警惕的。曾有新闻报道,有不法分子伪装成“旅游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寻找“搭子”,见面后对受害者下药抢劫;还有人打着“旅游搭子”的幌子实施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案例都给年轻人寻找“旅游搭子”敲响警钟。
面对“旅游搭子”这一新兴现象,年轻人在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和便利时,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在选择“旅游搭子”前,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对方,比如查看对方的社交动态、进行视频通话交流等,确认对方的身份和人品;在旅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不随意透露敏感信息,避免与“搭子”发生不必要的经济往来;同时,也要提前制定好详细的旅行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可能出现的分歧和问题,提前做好沟通和协调。
相关部门和平台也应加强对“旅游搭子”现象的监管和引导。社交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对存在不良行为的用户进行曝光和限制;同时,可以开发一些安全保障功能,如行程共享、紧急求助等,为用户的旅行安全提供支持。此外,也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享受新型社交和旅行方式的同时,更好地规避风险。
“旅游搭子”的兴起,是年轻人在社交和旅行方式上的创新探索,它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自由、独立和多元社交的追求。尽管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只要年轻人能够理性对待,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范措施,“旅游搭子”不失为一种丰富旅行经历、拓展社交圈子的有趣方式,让年轻人在旅途中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和故事。(泉州文明网 林轩鹤)